中華石化網訊 日前,20萬噸/年甲苯甲醇甲基化制二甲苯技術工業試驗項目(簡稱MTX)通過了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鑒定。鑒定專家組認為,該技術具有原創性,并且建成了世界首套20萬噸/年MTX工業示范裝置,生產出優質的二甲苯原料,形成了原創性的MTX成套工藝技術。
MTX是一種新的二甲苯生產技術,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和揚子石化、洛陽工程公司共同完成。與傳統的甲苯歧化工藝相比,該工藝技術的最大優勢是以甲苯和低成本的甲醇作為原料,生產出高濃度的二甲苯,僅副產很少量的碳九、碳十等產品。新工藝中,每生產1噸二甲苯理論上只需要耗用1噸甲苯,而傳統的甲苯歧化工藝中,每生產1噸二甲苯需要耗用約2.5噸甲苯,且副產物苯比較多。因此,新工藝收率高,成本低。
依托該技術,項目組在揚子石化建成了世界首套20萬噸/年MTX工業示范裝置。該裝置于2012年10月15日建成,2012年12月正式投產。項目總結和驗收結果表明,該工藝流程可行,運行穩定,各項技術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副產的碳九、碳十等芳烴可作為揚子石化歧化裝置的優質原料,進一步優化芳烴原料,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獲取了大型工業化裝置MTX成套技術開發所需的大量基礎數據,促進了MTX技術實現工業轉化步伐,為下一階段工業化裝置工藝設計提供了堅實基礎。目前,該項目已經成功申請了11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3項,并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的MTX成套技術。
目前,市場上甲醇價格約2500元/噸,甲苯約8000元/噸。揚子石化芳烴廠技術運行科副科長王慶峰說,“目前來看,以甲醇為原料,利用該技術進行生產有一定效益。”該項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還可以有效緩解國內日益嚴重的甲醇產能過剩問題,有利于國內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甲醇的引入也節約了石油資源。該項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也促進了我國聚酯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不過,目前揚子石化的MTX裝置處于停工狀態。
近年來,國內二甲苯需求強勁,但資源嚴重不足,尤其是對二甲苯(PX)。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PX全年產量在750萬噸左右,進口量為905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54.7%。預計到2016年,國內PX需求量將達到2500萬噸,進口量將增至1230萬噸。
鏈接
傳統二甲苯生產以甲苯為原料,主要采用兩種工藝。一種是技術成熟度非常高的甲苯歧化與碳九芳烴烷基轉移方法;另一種是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甲苯擇形歧化生產對二甲苯的工藝技術。傳統技術中,二甲苯項目工程建設難度大、生產技術門檻高、投資大、回收周期長,而且受國內原油資源限制較大。市場上PX供給嚴重不足。
在上述技術的基礎上,一種改良技術成為新的研究方向,即甲醇甲苯制PX技術(MTPX)。該技術最大的優勢是幾乎沒有廉價的副產物碳九、碳十等產品,并且PX的純度將會超過90%,效益優勢更加明顯。目前,國內MTPX的研究還處于立項階段。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