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軍告訴記者,2006年國家消費稅政策調整后,護膚品原有的8%消費稅已經被取消。目前化妝品消費稅征收范圍僅為“香水品類/禮盒/彩妝”領域,稅率為30%。此外,政策文件明確“高檔護膚類化妝品征收范圍另行制定”,但在實際中如何界定“高檔”,沒有明確規定。這輪媒體熱炒的所謂“財政部正在考慮將化妝品稅目分類界定為高檔化妝品和一般化妝品,一般化妝品或將不再征收消費稅”,正是源自協會這幾年一直建議的:在取消低價彩妝產品消費稅的同時,明確區分“高檔”和“一般”護膚類化妝品的標準,對高檔化妝品征收15%~20%的消費稅。
陳少軍告訴記者,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化妝品消費國。雖然近兩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化妝品市場一直保持18%~20%的快速增長。到2103年,中國擁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達1000多家,市場規模達到3000億元。
記者了解到,化妝品上游原材料主要是一些精細化工產品,如表面活性劑、油質原料、保濕劑、增稠劑、防腐劑、香精、香料、顏料、染料等。其中表面活性劑是需求量較大的部分。化妝品是表面活性劑的重要應用領域,大約11%的表面活性劑用于化妝品領域。我國洗護用品人均消費量仍將不斷增長,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國表面活性劑市場容量將維持每年9%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達到200萬噸左右的市場規模。
在歐美市場,香薰精油添加型產品占化妝品市場的30%。在中國市場,正逐步崛起的香薰精油添加型產品還僅占1%。這意味著,香薰護膚品每年有約870億元的市場空間有待填補,利好上游香精香料產業。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申桂英認為,隨著國家單獨二胎政策的逐步放開,未來幾年,嬰幼兒護膚品市場蛋糕將變大,是未來化妝品市場新的增長點。由于嬰幼兒護膚品多以滋潤、保濕類為主,這便對具有溫和、無刺激、綠色特點的精細化工原料起到拉動作用。
杭州一家本土化妝品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過去國內化妝品市場的市場占有率是三七分,國產品牌占三成,進口品牌占七成,現在已變成國產和進口各占半壁江山。”過去消費者偏好進口品牌是出于對品質的追求,而國產化妝品的品質提高,更有賴于上游精細化工產品的提質升級。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