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挑戰已經不是能源供給問題了,而是環境可否持續的問題。”“當前,如何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之一。”10月23日,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能源經濟研究員陳衛東在第六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天然氣及煤炭清潔利用國際合作論壇(以下簡稱國際合作論壇)上說。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高明濤在國際合作論壇上表示,多年來煤炭行業始終堅持以提升煤炭工業科學發展水平為主要方向,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推進煤炭產業的調整。煤化工作為一種原料轉變的過程,技術在中國發展確實遇到一些瓶頸和難題,但只是暫時的,我相信煤化工肯定是推動煤炭清潔利用提供一個有效的途徑。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意義重大
業內專家指出,根據我國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到2020年和2030年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還將保持在62%和55%左右。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很難改變。立足現實,煤炭清潔利用意義重大。
北京國能中電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白云峰在國際合作論壇上說:“煤炭是中國的命根子,我們不可能擺脫這個現實去面對新的挑戰。回歸現實,煤炭必須高效清潔利用,這才是目前為止唯一的出路。”他還指出,中國煤炭集中度太低,僅為45%左右,世界平均水平為62%,而歐美國家達到80%以上甚至90%,煤炭集中利用,才好治理,成本也低,技術也好實施。一定得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淘汰小產能,化零為整。能源必須高效利用,污染必須盡可能嚴苛的治理和控制。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此前召開的中國煤炭學會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煤炭學報》創刊五十周年專項學術論壇上提出,從煤炭行業發展形勢來看,在今后一個時期,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能源供給、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
高明濤在國際合作論壇上表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主要有幾個方向:第一煤炭清潔開發與利用并舉,貴在利用。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著重推動煤炭生產和利用方面的變革,樹立科學產能。重點支持煤電一體化,實現大型煤炭基地建設,促進煤炭由燃料向燃料與原料并舉的轉變。
第二推動煤炭清潔利用與發展清潔能源同等重要,適當加快煤炭的清潔利用。重點要加強煤炭行業節能減排,加強下游火電、鋼鐵、石油等重點耗煤行業的脫硫、脫硝、除塵等改造工程,再加強能源品質的管理,《煤炭質量管理暫行辦法》的發布,意在從源頭抓起控制污染,清潔發展。
第三處理長遠和現實的關系,能源優化調整是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當前煤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生產方式粗放問題,煤炭的開發利用是全生命周期的過程,不僅要涉及到煤炭本身,還要涉及到煤炭的下游,電力、冶金、建材和化工等多個耗煤行業,因此在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方面要正確的處理好長遠和現實的關系。煤炭高效利用對生態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煤化工是可持續發展有效途徑
王顯政在中國煤炭學會七屆第二次會議上表示,從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需求來看,隨著我國百萬噸級煤炭直接液化、16萬噸級間接液化、60萬噸級煤制烯烴、13億立方米煤制氣等現代煤化工技術和示范工程建設取得成功,煤化工技術產業發展將進入推進和發展階段。根據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萬噸以上;其中,煤制油3000萬噸、煤制烯烴2400萬噸,煤制天然氣500億立方米,初步分析需增加煤炭需求6.5億噸左右。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信息研究院副院長劉文革在國際合作論壇上介紹,目前我國的煤炭潔凈利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提高煤炭企業洗選加工能力。二是發展煤炭的高效清潔燃燒發電。三是發展現代煤化工項目,其中煤炭轉化技術包括氣態、液態和煤基多聯產等技術。現代煤化工將成為未來煤炭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
劉文革認為,現代煤化工又進了一個新的高潮期,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煤炭市場形勢不好,煤炭價格比較低,為了尋求高附加值,實行煤化工項目,實現更好的盈利。第二方面就是環境污染,或者是大氣污染的環境制約因素,使得我們選擇現代煤化工,實現煤炭的清潔化利用。“十一五”期間,我國已經完成了煤制天然氣示范工程、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等項目。下一步,我國的煤化工發展方向是向中西部發展,新疆將成為一個重點發展區域。預測到2020年,我國現代煤化工項目的煤炭消耗量將達到6.5億噸。
劉文革還指出,發展煤化工項目要因地制宜、適度發展,產品的成套化應用及裝備的長周期運轉問題都是煤化工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所以,目前現代煤化工需要重點攻克核心技術難題。劉文革建議,加強與美國、歐盟等合作,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借鑒先進經驗,聯合攻關與研發,實現技術成果共享。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