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漸行漸近,近期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陸續出臺,為新的一年的大政方針奠定了基礎。隨著滬港通開啟,人民幣國際化道路將越走越寬,而國企改革進程向縱深發展、央行降息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中央穩定經濟增長的決心。石油化工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產能過剩所形成的倒逼機制正在迫使全行業必須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近期出臺的多項利好政策將在多長時間內顯現成效?意外降息對上市化工公司的影響有多大?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滬港通 價值體現需要時間
資料顯示,此次滬港通共涉及基礎化工31家上市公司,其中滬市26家,港股5家。滬市的26家基礎化工公司涉及到中信基礎化工二級子行業中的全部行業,化學原料11家、化學制品6家、農用化工7家、合成纖維及樹脂2家;涉及到中信基礎化工三級子行業中的農藥、氮肥、聚氨酯等13個行業。5家港股公司分別為氣體供應商盈德氣體、芒硝及PPS生產商旭光新材料、化肥供應商中化化肥、滌綸生產商儀征化纖以及氟化工東岳集團。
中信建投認為,滬港通對化工板塊帶來的影響是積極的,首先是香港成熟的投資者有望提升A股中部分稀缺的龍頭標的的估值。目前,香港上市的基礎化工公司45家,標的較少,僅涉及化纖、化肥、工業氣體等子行業,缺少聚氨酯、染料、農藥等多個子行業標的,而此次滬港通中聚氨酯板塊的萬華化學、染料板塊的浙江龍盛以及農藥板塊的揚農化工的估值皆不高,這種港股稀缺的行業龍頭有望在滬港通中受益。
不過相關數據顯示,從上周一至周五,滬股通余額分別為60.44億元、101.46億元、97.05億元、100.1億元、106.55億元。而港股通余額基本在102億~104億元,所用額度甚低。中化化肥上周甚至跌幅榜上有名,位居第三。
對此,海通證券認為,滬港通開閘已有兩周,然而從交投情況來看,降溫的趨勢短期仍未改變。值得注意的是,滬股通周五余額不升反降,表明外圍資金對于滬市急漲貢獻不大,反而在投資上趨于謹慎。至于港股通,其低迷的勢頭短期難以改變。
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滬港通啟動初期沒有出現爆炒情況,對于整個投資資金對流的大局是一件好事。作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式事件,滬港通的意義在于為資金跨境流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操作方便的平臺,為兩地機構和個人提供了新的投資選擇與標的。
國企改革 由點向面縱深推進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拉開新一輪國企改革序幕以來,今年下半年開始,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紛紛出臺針對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細則。中證資訊認為,經過一年多中央和地方的試點,出臺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的時機逐漸成熟,國企改革進程有望加速,值得關注。
目前,新一輪國企改革已取得一定進展。中央層面,國務院已設立中央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整體改革由中央深改組總攬,國資國企改革的兩個總體方案將由深改組制定出臺。目前,國資委多次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有關國企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已成為會議的主題。隨著方案的審議通過,意味著首批試點改革央企將相繼步入實際操作階段。
中證資訊認為,國企改革將成為貫穿2015年的主題機會:央企方面,可從6家試點央企相關上市公司入手。也可從自下而上的角度關注央企旗下子公司改革機會;地方國企方面,上海、北京、廣東、新疆、江蘇等省、市、自治區的上市公司也將陸續展開。
有媒體報道稱,中石油已敲定2家局級單位油田作為試點,各拿出35%的股權引入民營資本。其中,吉林油田、大港油田有望率先進入試點名單,而這一改革方案預計明年1月正式對外公布。中石油內部人士稱,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曾牽頭組織三大石油公司集體討論混改方案,中石油規劃計劃部、生產經營部、總裁辦以及外聘專家均參與配合,并收集信息。
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啟動之后,中石化的第四大業務將會從油品供應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中石化采用的增資控股方式目前是業內認為比較適合國企混改的手段之一,一方面擴大了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公開透明可監督防止國資流失。海通證券分析師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推進運行體制和管理機制改革,提升銷售公司的經營效率;通過引入民營及社會資本,推進管理水平的提升;非油品業務快速擴張。
地方國企方面,目前,上海華誼集團正處于資產分類、清理、核心資產培育和行業優化整合的基礎性研究階段。據悉,華誼集團是由上海市國資委授權,通過資產重組建立的大型化工企業集團,所生產的產品涉及基礎化工原料、橡膠制品、化學制劑、生物化學品、化工設備等十幾大類約幾千種。目前集團已擁有三愛富、氯堿化工、雙錢股份三家上市公司。
意外降息 理性預計股市影響
11月21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這是繼2012年7月后,中國央行首度降息。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利率調整仍屬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央行此舉對股市的影響備受市場關注。
魯證期貨分析師認為,從歷次央行降息對于股市的影響來看,并不是單純的“降息就漲,升息就跌”,而是與當時市場環境有關,不排除出現牛市升息也會漲、熊市中降息也會跌的現象。當前滬深300期現貨指數經過四個月的強勢上漲后,處于非常微妙的時間和價格點位。中長期來看,市場已經處于牛市格局中,上漲趨勢明顯。短期來看,指數經過四個月的強勢上漲,積累了巨量的獲利盤,且出現了天量天價的現象,降息對于當前市場的影響更為復雜。
從理論上來講,一方面,降息有助于降低社會整體融資成本,對于消費和投資都形成利好,有利于經濟內生性增長;另一方面,降息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貨幣政策由前期的“明穩暗松”轉為明確的寬松貨幣政策,市場資金將進一步寬松。故從長期來看,降息有助于滬深300期現貨指數延續牛市行情。
國金證券機構認為,包括石油和化工、新能源等25個行業會受惠。其中,石化行業的平均負債率屬于中等略高水平,降息對行業構成利好程度有限,且由于近期石油價格暴跌,整條石化產業鏈都面臨需求疲弱以及下游的降價壓力,因此維持行業“中性”評級。而化工行業的資產負債率一直較高,去年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為60%。近幾年由于產能過剩,行業盈利水平呈現下降態勢,企業杠桿資產負債率水平隨之緩慢下降。由于上市公司的負債水平要比行業平均水平低很多,因此降息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影響程度更小。
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方面,目前行業相關公司負債率不高,故對提高企業凈利潤的效應并不明顯;但不排除降息可能帶動房地產開發加速,輔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新增停車位按一定比例安裝充電樁的規定要求,隨著充電樁的增多以及貸款買車利率的降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電動汽車的銷售,從而增加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但也有專家提醒,可建設充電樁的新樓盤以及降息拉動的新能源購車需求增加將較為有限,相關風險不容忽視。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