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明乙二醇生產新技術成本有望降低八成
一家名叫Liquid Light的美國化學公司研發出使用二氧化碳電化法,結合水等氫源生產乙二醇的新技術,預計可以將乙二醇成產成本降低至125美元/噸,同時還具備環保優勢。
全球乙二醇市場規模約為270億美元,生產工藝分石油路線和非石油路線。在中國,則主要是乙烯法和煤制草酸酯法。國內乙二醇生產的龍頭企業主要有丹化科技和華魯恒升。
煤制乙二醇產業工藝路線之爭
以煤為原料生產乙二醇目前主要有兩種工藝路線。一是煤基甲醇制烯烴(同時生產乙烯和丙烯),由乙烯氧化制環氧乙烷,最后環氧乙烷水合法制乙二醇;二是煤氣化制取合成氣(CO+H2),由CO催化偶聯合成草酸酯再加氫生成乙二醇。
這兩條路線目前都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如何選擇需要從技術成熟度、投資門檻、成本、碳排放以及水耗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
技術成熟度
從技術成熟度看,煤基路線典型的甲醇制烯烴技術,每3噸甲醇可產1噸烯烴(乙烯/丙烯),再由乙烯制乙二醇,工藝穩定可靠。如寧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外購18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用其中30萬噸/年乙烯制50萬噸/年乙二醇,據悉該項目自2013年初投產以來,產品在長三角市場銷售良好。 同時國內煤合成氣草酸酯路線的乙二醇工藝,在各方努力下不斷完善并實現工業化應用,采用該路線生產的乙二醇產品質量獲得在下游聚酯客戶認可,其中新疆天業5萬噸級示范項目,去年達到近90%的開工率。
投資門檻
從項目投資門檻看,國家發改委已明令禁止建設50萬噸/年及以下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50萬噸/年以上的煤制烯烴項目投資額巨大,典型的180萬噸/年煤基甲醇制烯烴項目投資額在200億元左右;如果以外購甲醇為原料,投資雖然可以降低很多,但原料成本難以控制。
與之相比,同規模的草酸酯路線制乙二醇項目投資優勢明顯,30萬噸/年合成氣草酸酯路線制乙二醇項目投資僅為45億元,投資門檻降低很多;如果以工業尾氣為原料,不需要昂貴的煤氣化和空分裝置,則經濟規模可以降低到6萬-10萬噸/年,投資門檻進一步降低。
乙二醇市場行情回顧
2014年乙二醇價格整體格局向下,2月份乙二醇價格開始急速下滑,現貨價格由7300元/噸下降至6500元/噸,跌幅為10.96%。造成乙二醇價格從高位暴跌的主要原因:下游聚酯市場市場開工率低,需求低迷,庫存高位。6月份,由于PTA和PX上漲強勢的帶動,加上外盤價格上漲,乙二醇價格表現較好,月初價格在7024元/噸,月末價格上漲至7540元/噸左右,漲幅7.35%。上游乙烯方面,價格上漲40美元/噸左右,下游聚酯產業月開工率在7.8成左右,成本壓力較大。10月份,原油持續走跌,聚酯原料弱勢格局明顯,整體基本面偏空,乙二醇月初市場價格7041元/噸,月末價格6045元/噸,整體跌幅9.53%,同比下降20.24%,創下年內新低;港口庫存處于低位,維持在82.2萬噸左右。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