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個月下跌后,甲醇期貨價格進入低位震蕩。2月4日,鄭州甲醇期貨主力合1506約價格報收每噸2131元。分析人士表示,資金對甲醇制烯烴新興需求有預期,丙烯價格持續上揚,目前甲醇制丙烯的利潤較好;另外,甲醇價格低于生產成本,甲醇企業開工率降低。但是傳統下游企業停產較多,甲醛及二甲醚對甲醇的價格都沒有支撐,總體來看,甲醇短期上行壓力仍然較大。
近來,甲醇期貨價格似有止跌反彈勢頭。寶城期貨分析師龐春艷表示,甲醇反彈的原因主要是天氣因素炒作,因擔心降雪影響西北地區甲醇外運。但實際降雪影響有限,甲醇價格暫時缺乏持續反彈的動能,但冬季惡劣天氣對甲醇市場的影響上升,后市還需關注天氣對物流的影響。
近日全國部分地區雨雪天氣較多,1月26日至1月30日,西北和西南等地將迎大范圍雨雪,產區出庫將受影響,持續挺價壓力大。缺乏需求有效支撐、下游接貨積極性有限、甲醇廠家和港口的庫存壓力不減等因素,均不支持甲醇現貨市場的持穩和期價的大幅上漲。
甲醇的兩大消費下游,烯烴和二甲醚都與原油密切相關。中原期貨研究員才亞麗表示,原油的持續低位盤整,對甲醇的壓力也非常大。目前的油價已經導致煤化工的優勢喪失。從過往來看,甲醇的價格滯后于原油的價格。2008年原油的暴跌導致華東甲醇從2008年11月份跌到2000元/噸以下后,直到2009年4月份才回到2000元/噸以上,稍有好轉,2009年5月份又回到2000元/噸以下,直到2009年8月份才真正走出低谷。
龐春艷表示,供給面偏寬松依舊是甲醇市場最主要的利空。至2014年底國內甲醇產能近7500萬噸,2015年計劃新增產能約700萬噸,甲醇產能將達8000萬噸以上,但預期需求量不足6000萬噸,產能擴張的壓力將長期制約甲醇價格。去年下半年至今,甲醇港口庫存處于高位,也對價格產生了很大的壓力。但目前看,臨近春節,甲醛等下游傳統需求減弱,甲醇制烯烴等新興需求受到原油的沖擊也表現不佳,需求不足是目前最大的利空。
分析人士進一步認為,原油價格下跌對甲醇市場的沖擊較大,一方面是通過拖累天然氣價格導致進口甲醇成本下降,對我國甲醇市場造成沖擊;另外,甲醇下游MTBE、甲醇制汽油、甲醇制烯烴及二甲醚等產品,都與原油下游產品緊密相關,原油價格低位盤整導致這些行業盈利下降,企業生產積極性受到打壓,制約了甲醇需求的增長,甲醇價格也將因此受到壓制。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