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歷時8年的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近日有了正式結果。評價結果顯示,包括磷、硫、鉀、硼、重晶石、螢石等化學礦產在內的非油氣重要礦產尚存巨大的找礦潛力,絕大多數礦產至少還有2/3未被發現和評價。
2007年初,國土資源部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的通知》,決定摸清煤炭、鐵、鋁、金、銅、鉛鋅、銀、鎢、稀土、銻、鉀、磷、鎳、錳、鉬、錫、鉻、菱鎂礦、硬巖鋰、鹵水鋰、重晶石、硼礦、螢石、硫鐵礦、自然硫等25個非油氣重要礦產資源的“家底”,以便為科學部署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依據。
評價結果顯示,25個非油氣重要礦產中,自然硫的查明率最高,為58%;其次是鉀,查明率為41%;螢石的查明率最低,不到一成,為3.2%。其余絕大部分礦種的查明率在20%~30%。
據了解,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領導小組在全國最終確定的107片國家級整裝勘查區,相繼發現了大批礦產地或顯著擴大了資源量。其中,四川攀枝花鐵礦整裝勘查區新增的鐵礦石儲量,基本達到了再造一個攀枝花的規模;貴州務政道鋁土礦整裝勘查區,已發展成為我國鋁土礦最主要的儲量新增區。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