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朱軍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輪胎翻新行業已經陷入低迷,眾多小型企業陷入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大型企業也在減產。當日,中宇資訊分析師丁和龍給出的統計報告也顯示,目前我國輪胎翻新企業近半處在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川渝地區是國家翻新輪胎生產比較發達的地區。四川省輪胎翻修與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方壽接受記者采訪時語氣沉重。他說,當前我國輪胎翻新企業的生存狀況十分差。2014年,四川省輪胎翻新行業經營慘淡,總產值比上年下降51%,銷售收入下降49%,產量下降64%,其中80%翻新輪胎企業虧損,90%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今年上半年經營情況仍不樂觀,四川地區的輪胎翻新企業不論規模大小均處于虧損狀態。
朱軍表示,輪胎翻新產業低迷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對機動車使用翻新輪胎做了限制規定,“機動車轉向輪不得裝用翻新的輪胎,其他車輪如使用翻新輪胎,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該標準自2012年9月1日實施,給我國輪胎翻新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打擊。二是我國部分新胎廠生產的產品質量很差,根本不符合翻新標準。三是我國機動車超載、超限現象十分嚴重,很多輪胎“一駛到廢”,不具備翻新條件。四是廣大消費者對翻新輪胎的認識存在偏差,普遍認為翻新輪胎沒有新輪胎的質量好,但事實并非如此,按規范生產的翻新輪胎質量甚至比有些新輪胎還要好。他同時表示,小型作坊企業的停產不完全是壞事,這將有助于規范我國輪胎翻新行業。
丁和龍說,大多數輪胎翻新企業也開展廢輪胎生產再生膠業務。這些輪胎翻新企業減產、停產的另一個原因是國內再生膠產能過剩,加上目前天然膠和合成膠的價格過低導致再生橡膠需求量降低。另外美國輪胎雙反終裁結果打擊了整個輪胎行業的信心。
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可進行輪胎翻新的企業有近600家。2014年,全國廢舊輪胎年產生量約1000萬噸,無害化利用率約60%,其中翻新輪胎約1400萬條。目前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出口至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
另有消息稱,2015年,我國舊輪胎進口在原有試點數量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將緩解國內胎體緊張的局面。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