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環境日益嚴峻、挑戰加劇,化工企業無法再依靠削減成本和清理資產負債表等傳統手段提升業績。德勤8月25日發布的《原料棱鏡:在動蕩而復雜的石化行業中揭示價值》報告指出:化工企業需要應用高級分析方法,以識別增長機遇,節約成本,并優化資產組合。
德勤中國化工行業主管合伙人觀洋表示:“化工行業的市場行情在不斷改變。亞洲和中東將在全球化工生產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大趨勢則是,可再生能源的突破性進展將持續推動能源選擇的轉變。適者生存——企業必須審視自身的經營策略,才能適應市場環境中種種不可預料的變化。”
報告指出,大多數化工企業仍然停留在慣性思維,認為僅靠傳統策略就能做出成績。而事實卻是,他們在過去二十五年中所采用的策略導致業績持續低迷。為了在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企業必須學會多維度思考,實施積極的戰略性結構改革,并充分關注大趨勢。
觀洋認為:“要在日益動蕩與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前行,全球化工企業必須考慮轉型。而轉型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應對各個方面的變化,包括信息技術、數字化設計與發現、物料系統商業化、生物科技、制造技術以及跨生態系統協作。”他還提到,強大而全面的多層級數據共享平臺是實現轉型的基礎。在數據庫的支持下,企業不僅能衡量投資、相關成本狀況、原材料價差及運輸成本,還能監控并了解若干錯綜復雜的多維度變量。
他舉例說道:“受歐洲和亞洲需求疲軟而北美產量增加的推動,近期油價走低并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而油價波動的不可預測性又導致全球化工企業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通過運用高級分析方法,可幫助企業遇見認識可能出現的新趨勢,以及這些趨勢背后更廣泛的復雜性和相互依賴性。”
報告指出,化工企業如計劃在今后數十年內實現業績提升,需要持續關注并重新評估成本狀況、燃料組合與原材料策略。要想再現往日輝煌,必須打造非凡的實力。企業可以從綜合運用數據挖掘和高級分析入手,針對市場的波動、不確定性以及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尋求實際有效的解決方法。
德勤中國戰略與運營總監李佳明表示:“過去二十年間,企業為了簡化流程,對系統的構建初始和維護進行了大量投入。可供深入分析的系統化數據大大增加,使得深度數據分析在今天成為可能。現在的重點正從‘該做什么’轉為‘該知道什么’。”
報告指出,實現企業卓越運營還有賴于“數字化應用”——數據捕捉與管理、分析與數據科學、通過機器學習進行技術與流程優化,以及“物聯網”的發展。最基本的,可通過數字化應用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復雜數據分析。
李佳明補充道:“但數字化應用的功能并不僅限于此。連續的數字線將重新定義化工生產從產品開發到制造的各個方面。隨著企業在整個價值鏈中應用新工具和新技術,數字化已經開始生根發芽。企業紛紛向眾所周知的‘工業4.0’時代邁進,并將運用更多像大數據分析之類的技術來優化產品設計、生產和分銷方式,改善工作流程的制定與執行。”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