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部獲悉,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10月20-21日在甘肅省蘭州市聯合召開全國推進農用地膜綜合利用現場會。會議強調,力爭到2020年,當季農膜回收和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會議指出,地膜是繼種子、農藥、化肥之后的第四大農業生產資料。地膜覆蓋技術“裝滿了米袋子、豐富了菜籃子”,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長期重使用、輕回收,當前我國當季農膜回收率不足2/3,局部地區地膜殘留污染嚴重。地膜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影響因素多、涉及方面廣,治理難度大。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著力做好農用地膜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注重協同合作,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借鑒甘肅、新疆等地膜立法經驗,依法依規加強地膜全過程監督管理,不斷推進地膜綜合利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二是加強科技支撐,抓好試點示范。加快地膜處理相關技術研發。持續做好農用地膜清潔生產試點示范項目,建立長效機制。各省份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地方財政支持。三是強化宣傳引導,提升公眾意識。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引導,動員各方力量,逐步形成公眾參與農膜污染防治的良好局面。
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副司長馬榮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通過制定完善農業循環經濟規劃標準、推動農業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工程建設、出臺農用地膜等農業廢棄物利用扶持政策、加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培育農業循環經濟專業化服務機構、完善清潔生產項目評估驗收制度、加快創新發展機制等措施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與推進農業清潔生產,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農業生態文明建設。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