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求新發展,解決企業生產難題,2015年諸多化工企業亦是致力于對新技術的研發,多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并且推出了多款新產品。截止到2015年12月15日,以下是2015年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術及新產品。
拜耳材料科技推出高效聚天冬胺酸脂涂料
在4月21-23日舉辦的歐洲國際涂料展上,拜耳材料科技將推出PASQUICK,旗下聚天冬胺酸技術的新型主打品牌。該產品為防腐及建筑應用涂料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產品減少了使用步驟,確保節約施工時間和人工成本。承包商的工作周期彈性也大大提升,即使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也能竣工。除此之外,還能同時承包多個施工項目。
同時得益于產品的高效性,生產商能大量出售聚天冬胺酸涂料。PASQUICK技術完美詮釋了拜耳材料科技涂料、膠黏劑及特種化學品業務部客戶至上的宗旨。
佐敦粉末涂料推出兩大環保系列新品
全球領先的涂料及油漆供應商佐敦公司于近日宣布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全新的環保型粉末涂料解決方案:新一代仿電鍍產品(Ultra Shine)以及極光色彩系列(The Aurora Collection)產品。這兩大環保新品采用最前沿的技術,是歷經長期研發驗證的結果,也代表著粉末涂料的未來發展趨勢,彰顯佐敦公司立足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可持續性粉末涂料解決方案的堅持與努力。
TheAurora Collection極光系列借由北歐柔美極光的靈感,給客戶帶來注入創新以及環保理念的品牌承諾。它擁有11種絢麗且具有格調的色彩選擇,為高品質產品樹立了新的標桿。該系列還具有兼顧鋁材及鋼材的應用特性,搭配無暇的金屬效果,以及卓越穩定的噴涂技術,可以完美遮蔽任何基材的表面缺陷,并把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在能源消耗上,它可以減少40倍的用水、10倍的用電以及20倍的天然氣使用,在保證高品質的涂層外觀及性能的同時,也為生產流程節約可觀的時間和成本。
顧名思義,新一代仿電鍍產品Ultra Shine是一種針對電鍍技術的可持續性替代工藝,它擁有令人羨慕的“鏡面”外觀,并把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是當之無愧的最尖端的粉末涂料產品。Ultra Shine力求最小化能源以及水的消耗,同時減少工人的健康風險,相比電鍍工藝,除了能夠將產能提升10倍之外,還可降低高達70%的運營成本。并且,它也同時兼顧鋁材及鋼材的應用,可以滿足家具行業最為嚴酷的需求。毫無疑問,它將會成為有電鍍需求客戶的重要替代型選擇。
雅克化工成功研發YH2805水標光油樹脂
雅克化工成功研發了全新的水標光專用樹脂。此款水標光油專用樹脂YH2805,羥值3.0%、固含70%、黏度400-800mpa.s/25℃、溶劑BAC。
水標光油專用樹脂YH2805對比常規PU罩光樹脂,在水標上有優異的附著力,很好的解決了常規PU光油在水標上水泡、水煮后附著力不夠的弊病,同時兼顧了光澤和硬度要求。
山東理工大學研制成功新型化學發泡材料
山東理工大學11月20日發布消息稱,由該校與淄博正華助劑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究開發的一種新型化學發泡材料——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已研制成功,該發泡劑綜合性能優良,綠色環保,可替代所有含氯氟烴的物理發泡劑。
經檢測,目前產品的各項指標均符合我國和歐盟各國的相關標準要求。這標志著我國在此研究方面已超越歐美等發達國家,將對世界聚氨酯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巴斯夫為激光燒結工藝開發新型聚酰胺6粉末
巴斯夫近日宣布,其與選擇性激光燒結和熔融設備制造商華曙高科及增材制造設備支持及現場服務商Laser-Sinter-Service(LSS)正在聯合開發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的3D打印一體化解決方案,涵蓋材料、打印機、技術和服務。
巴斯夫為激光燒結工藝開發了新型聚酰胺6粉末,合作伙伴和客戶可針對具體應用對該產品的配方進行調整。與之前使用的聚酰胺12相比,采用這種材料生產的物品具有更出色的強度和熱穩定性。
具有永久性多孔結構的液體材料問世
國際聯合研究小組日前宣稱,他們合成了世界首種具有永久性多孔結構的液體材料。這種液體對氣體具有極強的吸納和溶解能力,有望提升目前許多化學反應的反應效率,并在碳捕獲等場景中獲得應用,相關論文發表在12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以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和利物浦大學為首的這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合成出一種新的液體,并發現這些液體能通過將氣體吸收進孔洞中的方式溶解大量氣體。這個為期3年的研究項目為眾多更為環保和高效的化學反應過程鋪平了道路,其中就包括碳捕獲技術,即一種將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儲存起來,避免其進入大氣的技術。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斯圖爾特詹姆斯表示,在材料中人工形成永久性的多孔結構是人類科學上的一大進步。該技術能用來制造從塑料瓶到汽油等一系列產品。但此前,幾乎所有的多孔材料都是固體的。新設計的一種“自下而上”的特殊液體結構,彌補了液體在分子形狀上的不足,最終讓液體無法填滿所有的空間,出現大量的孔洞結構。正是這些孔洞賦予了它們極強的氣體吸納能力。
詹姆斯稱,這個領域還需要進一步的挖掘來拓展出更多的應用,未來極有可能導致很多新的化學過程。“我們已經成功展示了一種新的原理——通過在液體中創建多孔結構就能顯著提升液體對氣體的吸納能力。這一特性,從長期來看具有很多潛在的、有趣的應用”。
Zyvex推出新型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增韌劑
Zyvex科技本月5日發布了ZNT體系中的新品——碳纖&玻纖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用增韌劑ZNT-boost,這種添加劑可以在不損失復合材料強度和剛度的同時提升材料韌性,據Zyvex表示,使用ZNT-boost可以提升材料韌性達100%,提升材料剛度和強度達30%。這種增韌劑可以很容易的在標準的復合材料加工過程中進行應用,不需要改變生產工藝也不需要改變催化劑和固化劑的配方。產品有兩種規格:液態或片狀(粉末形態),可以應用于大多數的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生產工藝中,包括預浸料、VARTM、灌注工藝和手糊成型工藝。除環氧樹脂外,也能對聚乙烯樹脂、聚酯樹脂產生作用。
中石油自主研發渣油加氫催化劑成功應用
6月4日,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開發的固定床渣油加氫催化劑(PHR系列),在大連西太平洋公司渣油裝置上一次開車成功,填補了中石油渣油加氫催化劑技術空白。
渣油加氫是最有效的渣油原料轉化與處理技術,催化劑是其核心技術,但其技術含量高、研發難度大、應用條件極為苛刻,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核心技術只有少數幾個國際大公司掌握。中石油現有渣油加氫處理能力為每年1500萬噸,年進口催化劑量約5000噸,加快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催化劑技術十分迫切。
石油化工研究院經過多年的艱苦攻關,成功開發了孔結構靈活調控、活性金屬非均勻分布等6項催化劑制備新技術,攻克了適合渣油大分子擴散的特種大孔道載體制備難題,設計并研制出具有梯度、雙峰、通暢、集中孔道集成特色的4大系列12個牌號渣油加氫催化劑,實現了多種催化劑功能的優化級配。PHR系列催化劑經小試、中試、工業放大、中試裝置6000個小時長周期運轉及工業裝置1萬個小時掛籃試驗,結果均表明,催化劑性能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完全滿足現有固定床渣油加氫技術需求。
上海推出WQF系列潛伏型環氧樹脂固化劑
上海最近推出WQF系列潛伏型環氧樹脂固化劑,具有與環氧樹脂混溶性好、固化速度快、固化徹底等特點,一面世即廣受好評。這些產品是由固化劑特色企業——上海物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這也使上海在環氧固化劑進入了全國前列。
該系列產品目前共有WQF-11、WQF-18、WQF-10、WQF-6、WQF-6506等牌號的產品。據專家介紹,其中WQF-11用于制造中高檔純環氧粉末、環氧/聚酯粉末涂料,尤其在制備細砂紋、皺紋(俗稱綿綿漆)、網紋、龜紋粉末中效果上佳;WQF-18用于制備中高檔環氧樹脂低溫粉末涂料,制造電子絕緣粉末尤為理想;WQF-10是環氧樹脂粉末、絕緣粉末、阻燃粉末、重防腐粉末涂料的理想型潛伏性固化劑,也是制造高檔單組份環氧樹脂膠粘劑的固化劑;WQF-6用于制備粉{TodayHot}末涂料、油漆、膠粘劑非常適合;WQF-6506是用于灌封料、澆鑄料、包封料等工藝的固化促進劑。
潛伏型環氧固化促進劑性能出眾、質量過硬。WQF-11的型號、外觀、熔點、固化時間、參考用量(100克樹脂)、化學屬性分別為:淺棕色粉末、130℃、160℃/25分鐘、4~5克、改性雙氰胺;WQF-18的型號、外觀、熔點、固化時間、參考用量(100克樹脂)、化學屬性分別為:乳白色微粒、110℃、120℃/30分鐘、5~6克、改性雙氰胺;WQF-6的型號、外觀、熔點、固化時間、參考用量(100克樹脂)、化學屬性分別為:白色結晶、≥180℃、150℃/30分鐘、6~8克、酰肼;WQF-10的型號、外觀、熔點、固化時間、參考用量(100克樹脂)、化學屬性分別為:白色結晶、≥185℃、150℃/30分鐘或180℃/10分鐘或200℃/2分鐘、6~8克、酰肼;WQF-6506的型號、外觀、熔點、固化時間、參考用量(100克樹脂)、化學屬性分別為:白色結晶、156℃能升華、沸點314~315℃、0.5~2克、金屬鹽(促進劑)。
日本東曹推出無排放活性胺催化劑
這個春天日本化工公司東曹株式會社(Tosoh Corporation)正式新推出了一款聚氨酯胺催化劑Rzeta。
公司表示首批由日本出貨到歐盟的Rzeta在今年5月抵達。該活性胺催化劑專為更環保的聚氨酯應用設計并符合無排放需求。制造商稱在提供與傳統胺催化劑同等聚氨酯泡沫功能的前提下,Rzeta具有較少氣味、揮發性有機化學物(VOC)排放以及樹脂染色。
此外,Rzeta還符合減少乙醛排放的最新要求。東曹公司稱Rzeta已經在日本(METI)和歐盟(REACH)登記,不久將在美國和中國注冊。
阿克蘇諾貝爾推出低VOC聚氨酯涂料
阿克蘇諾貝爾已研發出一款新型聚氨酯涂料Interthane990V,VOC含量為250克/公升,滿足北美VOC限量標準的要求。
阿克蘇諾貝爾的聚氨酯涂料Interthane990V是國際油漆在北美市場的產品線之一,VOC含量為250克/公升,滿足該地區嚴格的環保標準。
美國猶他州最新頒布了更為嚴苛的標準要求,而該新型產品則能滿足該項要求。加利福尼亞州的幾家空氣質量監管局已經明令要求工業保養涂料的VOC含量在250克/公升。
公司稱該產品不含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結晶二氧化硅以及豁免溶劑。這些物質通常用來降低VOC含量,但涂料性能會因此大打折扣。
阿克蘇諾貝爾北美地區防護涂料部門副總裁chris Tiernay先生說:“新型聚氨酯涂料擁有“絕佳的光澤性和保色性。”
阿克蘇諾貝爾開發的Interthane990V施工方便,可以刷涂,噴涂等。固體份高達71%的涂料仍然可以得到薄涂涂層。
Ethox推出新型反應型表面活性劑
Ethox化工公司推出一種新型反應型表面活性劑和乳化劑E-Sperse®RX-202,用于減少涂料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減少涂料對環境的影響,同時還能提高涂料的性質。這種新產品可提高涂料的防水性,提高涂料性質。
E-Sperse®RX-202是一種低泡表面活性劑,用于配方醇酸樹脂乳液,可節約能源和成本。醇酸樹脂生產商可以將醇酸樹脂聚合物與這種表面活性劑和水進行混合,就可將溶劑型的醇酸樹脂轉化為水溶性產品。如果需要,還可以除去溶劑,生產出不含有機揮發物的產品,從而減少生產成本,增加他們現有產品的生命周期。
特洛伊公司推出新型潤濕劑和分散劑
特洛伊公司推出新型高活性液體顏料潤濕劑和分散劑TroysperseZWD1,主要用于印刷油墨和水性涂料生產。該產品使用濃度低,分散速度快,顯色能力強,可分散的顏料濃度高。此外,TroysperseZWD1還可以用于綠色產品配方,因為這種產品使用后不會在終端產品中殘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空氣化工推新型超濕潤表面活性劑和消泡劑
空氣化工公司在2015歐洲涂料展(ECS)上展出公司最新產品,其中包括Dynol960和Dynol980超濕潤表面活性劑,以及Airase®4500消泡劑。
Dynol960和Dynol980超濕潤表面活性劑用于滿足配方需求,其中包括高性能水性涂料、油墨和低能耗的粘合劑。這種新型的低泡硅氧烷超濕潤表面活性劑增強溶液體系平衡程度,減少動態表面張力,增強流體在難濕潤表面的流動和鋪展性能。
空氣化工公司特種添加劑歐洲區經理Roger Reinartz將在本屆ECS會議上作出相關報告,探討溶液濕潤、流動和鋪展的重要性,展示超濕潤表面活性劑的超級功效。他的報告將作為歐洲涂料會議報告的一部分。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成功研制丁二酸酐
4月10日,記者從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獲悉,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丁二酸酐在該集團研制成功,年產3000噸丁二酸酐新工藝項目已在鶴壁完成技術轉化,實現滿負荷運轉,生產出合格產品。
據了解,丁二酸酐廣泛用于醫藥、農藥、精細化工、醇酸樹脂等領域,以前國內主要依靠從荷蘭進口。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年產3000噸的工業化示范工藝包,并在鶴壁精細化工建成了工業化示范裝置,實現滿負荷運轉。該裝置原料轉化率和產品純度分別達到99%和99.5%以上。同時,該工藝具有操作簡便、經濟、環境效益顯著等優點,在國內首次實現了丁二酸酐的連續化生產。
三本集團研發出可有效降低VOC含量高固低粘樹脂
2015年1月26日國家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對電池、涂料征收消費稅的通知”,對涂料企業收取4%的消費稅。為了應對政策的變化,三本集團的兩個核心企業廣東順德三本貿易有限公司和廣東南雄三本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發,開發出可有效降低涂料VOC含量的具有高固低粘醇酸樹脂RV8660,固含量(Solid Content):80±2%,粘度(Viscosity):3000-5000mPas/25℃。同時開發出RV8661,固含量(Solid Content):80±2%,粘度(Viscosity):6000-8000mPas/25℃。這些產品制漆時可少加稀釋劑,配合涂料廠生產出符合免征涂料消費稅的金屬烤漆、木器PU類面漆、汽車漆等產品。
這些產品在酮類、酯類、芳烴類等溶劑中可稀釋,適合用于制作金屬烤漆、木器PU類面漆、汽車漆。流平極好、豐滿度極佳、光澤極高、后期抗塌陷性好、相容性極佳。也可配用其他聚酯樹脂、短油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增加流平性、光澤、豐滿度。
三本集團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將在廣州新材料科技園成立高新科技實驗室,引進化工高科技人才,加強對聚氨酯領域、粉末聚酯領域、UV樹脂領域、水性樹脂領域、水性丙烯酸、水性醇酸樹脂、水性飽和聚酯、水性聚氨酯的研發。目前公司在飽和聚酯高固低粘方面已經突破性的進展,在產品方面已有自己獨特的技術,有了一項發明專利,正在申報三項發明專利,為完成今年三個億的銷售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道康寧推出新型的室溫固化(RTV)黑色熱熔硅膠
全球有機硅、硅基技術和創新的領導者——道康寧公司推出新型的室溫固化(RTV)黑色熱熔硅膠DowCorning®EA-4600,為改善消費電子產品及其它要求嚴格的量產產品的組裝性能開啟了新的空間。EA-4600這款熱熔膠的推出,使道康寧門類豐富的先進熱熔膠產品系列再添新翼。該新產品具有獨特的配方,易于點膠,可瞬間獲得初始粘接強度,點膠后可立即進行電子組裝。
科斯特(Cristal)推出TiONA288新產品
科斯特(Cristal)推出TiONA®288一個新的超高效氯化法二氧化鈦(鈦白粉)顏料,主要應用于高端的高溫色母。
新型光催化劑:碳納米點—氮化碳納米復合物
蘇州大學教授康振輝與國內外學者合作,開發出一種新型光催化劑——碳納米點—氮化碳納米復合物,成為該領域中一個重要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持續資助下,康振輝團隊開發出一種由碳和氮兩種元素組成的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價格低廉、資源豐富、無污染的優點,并且穩定性較高,催化活性200天保持不變。它可以利用太陽能實現高效的完全分解水,與以往的光催化劑不同,整個光解水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步,氮化碳分解水生成過氧化氫和氫氣;第二步,碳納米點將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此外,該光催化劑的太陽能到氫氣的能量轉換效率為2%,是目前同類催化劑的最高效率。
贏創推出新型分散劑用于卷材涂料
德國贏創(Evonik)推出新型卷材涂料分散劑TEGO®Dispers675,具有優異顏色穩定性。
TEGO®Dispers675是用于溶劑型直接研磨有色涂料的理想分散劑,能滿足質量要求較高的卷材涂料。
在卷材涂料中添加該分散劑后,在摩擦試驗中能呈現出清晰的圖像。此外,在各種剪切速率下,該新型分散劑均表現出優異的顏色穩定性和顯色性,這一優勢令TEGO®Dispers675區別于其它產品。
TEGO®Dispers675不含溶劑,以100%顆粒活性物的形式供應,因此易于添加。即使在高溫或低溫下,產品的添加量和儲存方式均無區別。
除用于卷材涂料配方外,TEGO®Dispers675還可用于色漿配方。
齊魯石化研究院三個新產品項目順利通過技術鑒定
齊魯石化研究院承擔的“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聚乙烯專用料的開發”、“新型成核劑體系在聚丙烯樹脂中的應用研究”、“聚氯乙烯高透明膜專用樹脂的開發及應用”三個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鑒定。
“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聚乙烯專用料的開發”是研究院聚烯烴所與塑料廠合作完成的新產品開發項目。該項目通過對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專用樹脂結構與性能、助劑體系、聚合工藝技術、滾塑加工及應用性能等系統研究,經中試和工業化聚合試驗,在工業裝置上采用茂金屬催化劑技術,率先在國內成功開發出大型車用滾塑柴油箱專用樹脂mPER335HL。
“新型成核劑體系在聚丙烯樹脂中的應用研究”是研究院聚烯烴所與塑料廠、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完成的項目。該項目通過對粉末橡膠負載成核劑技術及其在聚丙烯樹脂中的應用技術進行系統研究,在聚丙烯裝置上應用該新型復合成核劑體系成功開發了高流動高剛韌平衡聚丙烯新產品。產品具有流動性高、剛性高、韌性突出等特點。
“聚氯乙烯高透明膜專用樹脂的開發及應用”是研究院聚氯乙烯所與氯堿廠合作完成的項目。該項目基于對聚氯乙烯樹脂結構與性能的深入研究和生產工藝的改進,篩選出具有高效終止效果和熱穩定性能的新型復合助劑體系,開發出老化白度高、“魚眼”數少的聚氯乙烯高透明膜專用樹脂,其性能與目前國內外最優的韓華和臺塑同類PVC高透明膜樹脂產品性能相當。
杜邦氟化學品業務推出三款新型制冷劑
杜邦公司氟化學品業務近日宣布面向市場正式推出三種新型制冷劑,此次推出的制冷劑將成為杜邦Opteon®系列的新成員。該系列制冷劑以卓越的環境可持續性著稱,它們的全球溫室效應潛值(GWP)遠遠低于替代產品,并且符合不斷新增的限制高GWP制冷劑使用的各項法規要求。
此次新推出的三種新型制冷劑,一是Opteon®XP40旗艦型產品,無論是針對新設備安裝還是舊設備改造,其都可有效替代R-404A及R-507A制冷劑。
二是Opteon®XP44,是一款針對R-404A的低GWP替換制冷劑,專門為滿足運輸制冷應用過程中的苛刻工作環境需要而量身定制。它已成功在歐盟市場實現商業化。2014年10月,荷蘭零售商將近200家超市制冷系統中的R-507A成功替換為Opteon®XP40制冷劑。
三是Opteon®XP10,它是一款針對R-134a制冷及其他應用的替代制冷劑,具有更低的GWP。該產品將于2015年6月在北美和拉丁美洲上市。
天長市巨龍車船涂料推出抗菌型防水涂料
抗菌型防水涂料,由水性聚氨酯樹脂60-70、苯丙乳液20-25、亞鐵氰化鉀1-2、聚乙烯醇縮甲醛2-3、鋅鉻黃3-7、N-(2,4,6-三氯苯基)馬來酰亞胺1-2、磷酸鋅2-3、甲苯二異氰酸酯0.5-1、氨基磺酸鎳1-2、粘結助劑5-10、去離子水10-20,本發明具有獨特的防水性能,化學性能穩定,安全環保,具有很好的防腐抗菌性能,可以直接涂刷,操作方便,節約生產成本。
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推出自乳化型水固化環保聚氨酯防水涂料
自乳化型水固化環保聚氨酯防水涂料,由A組分和B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后加水乳化制成,所述A組分由重量比為50%~70%的混合聚醚多元醇,20%~30%的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30%的增塑劑組成;所述B組分包括重量比為25%~55%的液體填料,40%~60%的無機粉料,1%~10%的化學助劑,0.1%~5%的親水擴鏈劑。本發明之自乳化型環保水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環保、低成本、可操作時間長、高機械強度的優點,適用于建筑防水領域,特別適合在潮濕基層、潮濕環境和密閉空間中施工。
武漢乙烯:使用國產催化劑試產成功
12月3日,武漢乙烯聚烯烴分部JPP裝置成功使用國產BCM催化劑生產K8003產品。此前,聚烯烴分部STPP、LLDPE和HDPE三套裝置已全部使用國產催化劑,此次JPP裝置試產成功,標志著聚烯烴分部催化劑全部實現國產化。
JPP裝置采用日本聚丙烯公司HORIZONE技術,使用日本東邦鈦公司的JHC和JHN系列催化劑,售價昂貴,且為獨家供應,既增加了生產成本,也存在采購風險。此次試產成功,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有利于BCM催化劑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證。
美國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了單層白石墨烯材料
近日,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真正單層的“白石墨烯”材料——六方氮化硼。該材料是石墨烯材料的“近親”,但是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透明性,這種材料或將開啟電子甚至是量子器件的新紀元。
動力電池、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視頻屏幕和燃料電池都有可能變得薄如一張紙。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怡景施特勒博士后和同事們還在研究石墨烯六方氮化硼2-D電容和燃料電池原型,它們不僅是“超薄”,而且是透明的。
目前,石墨烯的試驗結果還不能夠完全和理論得到的結果保持一致,研究人員在設計白石墨烯的配比時,希望能夠充分開發石墨烯的全部潛力。他們相信,利用白石墨烯作為襯底,通過進一步減小厚度并增加電子設備的靈活性,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日本輪胎企業加速開發橡膠替代原料
日本橫濱橡膠分別于2015年7月和9月公布消息,稱已經成功實現了用生物質原料來制造丁二烯和聚異戊二烯。過去,這兩種用于制造合成橡膠的基礎化工材料,一般來源于石油精煉過程或石腦油的生產過程。這次采用生物質原料替代的新技術后,能夠降低對石油的依存度。
北大成功在玻璃表面實現石墨烯直接生長
北京大學一課題組利用化學氣相沉積的方法,通過優化生長條件,在玻璃表面成功實現石墨烯的直接生長,有望加速石墨烯材料與玻璃產業的融合,推動石墨烯玻璃大規模應用。
經過長期研究,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忠范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對反應氣體濃度、生長溫度和生長時間的精確調控,成功克服了玻璃表面催化裂解前驅體能力低、碳碎片在基底表面遷移能力弱等難題,在耐高溫玻璃和普通玻璃上成功實現了高品質石墨烯薄膜的可控生長。
試驗證明,在石墨烯生長條件下,普通玻璃以熔融狀態存在,表面高度均一并且各向同性。課題組利用熔融態玻璃的這些性質,實現了尺寸及分布均勻的石墨烯圓片的生長。利用直接生長方法獲得的石墨烯玻璃,具有玻璃與石墨烯的界面接觸良好、界面無污染等優異特性。
山東理工大學研制成功新型化學發泡材料
山東理工大學11月20日發布消息稱,由該校與淄博正華助劑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究開發的一種新型化學發泡材料——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已研制成功,該發泡劑綜合性能優良,綠色環保,可替代所有含氯氟烴的物理發泡劑。
經檢測,目前產品的各項指標均符合我國和歐盟各國的相關標準要求。這標志著我國在此研究方面已超越歐美等發達國家,將對世界聚氨酯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印度公司開發出黃麻纖維增強聚丙烯基體復合材料
總部位于印度班加羅爾的Steer Engineering Pvt.Ltd.公司日前稱,已開發出一種黃麻纖維增強聚丙烯基體復合材料。該材料在汽車和家用品行業蘊藏著巨大潛力。
Steer公司總經理表示,印度和孟加拉國擁有全世界約95%的黃麻種植量,黃麻未來有能力取代礦物和纖維,且有助于降低產品成本、密度和碳足跡,同時還可以改善產品性能,黃麻和熱塑性塑料制成的復合材料,以取代玻纖復合材料,因此具有很大開發潛力。黃麻-PP復合材料結合了重量比50%的黃麻,采用先進的同向旋轉雙螺桿平臺技術,使其成為更結實、更柔韌、更耐熱的塑料增強劑。
節能型萬噸級廢輪胎再生橡膠技術通過鑒定
9月21日,由中膠橡膠資源再生(青島)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環保節能型萬噸級廢輪胎再生橡膠連續化模塊化智能化成套集成技術,在京通過中國循環經濟學會組織的專家鑒定。“該項目集成的主要工藝技術、關鍵材料及裝備技術在再生橡膠行業屬國內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鑒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說。
該公司總經理郭素炎介紹,該技術采用密閉式連續生產設備,通過常壓中溫生產工藝,實現整線無廢水、廢氣排放;同時,采用精準再生加熱技術、高效三維剪切技術,設備能耗大幅降低,同比節能可達20%。尤其是實現了將人員、機械、物料分離,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這就為自動化打下了基礎,進而使智能化成為可能。
專家認為,這是國內首套連續密閉再生橡膠生產線,實現了均勻的混合、滲透,為后續熱化學再生工藝裝備提供了支撐。其獨創的柔性自適應螺旋結構,在生產過程中螺旋不僅能將筒壁上附著的膠粉刮下,還能通過自身的軸向位移使附著在螺旋上的膠粉脫落,有效解決了設備易于粘料、堵料、結塊等行業技術難題,應盡快大力推廣該成套集成技術的應用。
滄州康壯化工再添一項國家發明專利
滄州康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丙烯酸亞乙基脲乙酯的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此項新技術的問世打破了國外對該類產品的技術壟斷。
丙烯酸亞乙基脲乙酯是一種可以廣泛用于各類墻體、藤、木制品、裝飾等方面的涂刷產品的添加劑,與傳統丙烯酸酯乳液樹脂相比,不僅具有建筑美化、裝飾功能,而且具有不可逆吸收和去除空氣中甲醛分子的功能。康壯化工發明的制備方法為一步反應,且副產物為水,無任何有害有毒的物質生成排放,是十分環保的有機合成方法。
海名斯新一代非離子締合型流變助劑
RHEOLATE®HX6008和RHEOLATE®HX6050是海名斯特殊化學最新一代非離子締合型聚醚聚氨酯類流變助劑。相對于傳統的產品技術而言,二者在使用效率方面有顯著的改善,它們除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高剪粘度之外,還可以有效提升中剪粘度。如此,RHEOLATE®HX6008和RHEOLATE®HX6050不僅可以提供體系所需的流變性,同時也具備使配方成本降低以及配方簡化的可行性。
海名斯RHEOLATE®HX6008和RHEOLATE®HX600對水性樹脂體系有廣泛的適用性。其中,RHEOLATE®HX6050除可有效用于純丙、苯丙、醋叔、醇酸、聚氨酯等樹脂體系之外,在醋酸乙烯-乙烯(VAE)乳液體系也具有特別優異的提供中、高剪切速率下粘度的效能。RHEOLATE®HX6008適用于疏水性的樹脂體系,特別是在純丙乳液體系有更加有效的提升高剪粘度的能力。
多氟多高純六氟磷酸鋰晶體制造關鍵技術通過鑒定
多氟多6月26日公告,近日,“高純六氟磷酸鋰晶體制造關鍵技術”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科技成果鑒定。
多氟多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首次開發了以無水氟化氫、五氯化磷、工業碳酸鋰為原料制備高純六氟磷酸鋰晶體的新型原料路線和成套工藝技術。解決鋰離子電池電解質生產技術瓶頸,實現六氟磷酸鋰晶體國產化,填補了國產六氟磷酸鋰晶體產品的空白,替代進口。
日本研發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甲烷的技術
日本靜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發出一種將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甲烷的技術,有望大大減少火力發電廠和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獲得的甲烷還可以作為燃料等使用。
該研究小組讓二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通過多根細管聚攏形成的管道,同時進行加熱,混合氣體就在管道內部發生化學反應,在管道另一端出來的就是甲烷。
雖然此前也有一些技術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制造甲烷,但是由于效率低,很難實用化。上述新技術中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效率高達約90%。日本研究小組準備尋找合作伙伴,對此實施生產驗證。
巴斯夫和杜邦噴霧絕緣泡沫應用成功
巴斯夫和杜邦公司在第一代感應住宅上成功應用了噴霧泡沫。這項應用給房屋建筑提供了極好的隔熱保溫性能從而減少了能源損耗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巴斯夫絕緣泡沫即噴霧聚氨酯泡沫,它可以生成無縫的隔熱絕緣氣密層,以提高房屋建筑的能源效率,舒適性及耐用性。和杜邦公司合作的這項應用實現了聚氨酯泡沫不易燃,高效節能,溫室氣體排放低的特點,滿足了長期客戶的需求。該技術提高了漏氣控制,絕緣性能,室內環境,防潮性能及結構強度。該絕緣材料已通過所有主要的建筑規范認證,包括國際規范委員會。
萬華自主研發低游離固化劑產品開創涂料新航路
萬華化學(北京)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高固低粘的低游離固化劑產品WANNATE®6875L,WANNATE®6875L產品游離TDI單體含量<0.5%,色號低、相容性好、穩定性高。該產品最大的特點是與市場同類產品相比具備更低的粘度,市場通用的75wt%固含薄膜蒸發型固化劑粘度在1500mPas(25℃)左右,其他國產普通固化劑粘度普遍在3000-5000mPs(25℃),甚至更高,而該產品粘度平均為600mPas(25℃、75wt%固)。“貨真價實”的高固低粘,使用該固化劑產品配漆可大大減少稀釋劑的添加,保證高固含指標要求的同時大幅減少因使用稀釋劑所產生的VOC。油漆的粘度降低,自古被定義的“高粘天性”不再是膠與漆的共性,“膠”與“漆”將不再難舍難分。
新型微孔材料可吸附多種污染物
5月27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發布消息稱,該所研究員鄧偉僑研究組在共稱微孔高分子應用于水處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開發出來的全氟代共軛微孔高分子,具有比表面積大和超疏水的特性,對大范圍內的有機溶劑/油、染料和重金屬離子表現出極其優秀的吸附容量、吸附動力學和再生能力。
據悉,該微孔高分子材料對染料、鉛離子、砷離子等的吸附容量遠超以前報道的任何多孔材料,其對染料吸附容量可達1377mg/g;對鉛離子吸附容量可達808mg/g;對砷離子吸附容量可達303mg/g,對有機溶劑的吸附量可達到3000wt%,且吸附速率較快,在40秒內即可除去水中的甲苯并同時高效吸附三種污染物。理論計算表明,該材料的優秀吸附能力來源于骨架中電負性高的氟原子和有配位能力的三鍵。這種材料可用于開發下一代可重復使用的便攜式水處理裝置。
我國科學家成功合成水裂解生物催化劑
光合作用下,植物利用太陽能將水裂解,釋放出氧氣,獲得電子、質子的過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能量轉換和物質轉換過程。科學家一直試圖模擬這一過程以獲得潔凈的氫能,但如何制備高效的人工水裂解催化劑一直困擾著他們。
最近,中科院化學所張純喜研究小組首次成功合成與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類似的人工催化劑,這一工作使人工模擬光合作用邁出了關鍵一步。
TDI工藝廢渣利用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通過專家鑒定
由河北省滄州豐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重慶大學共同研發的“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工藝廢渣利用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日前通過專家鑒定。
專家認為,這一技術將TDI廢渣進行催化水解生成TDA(甲苯二胺)單體,實現了資源再生利用,是一項創新性工藝技術,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TDI是聚氨酯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廣泛應用于軟泡、彈性體、合成革漿料、膠粘合劑、涂料、纖維和皮革織物涂飾劑等生產領域,為高附加值產品。但TDI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焦油渣(焦油末),一般采用焚燒工藝進行處理,會產生大量的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煙霧。而處理這些廢氣又會產生大量廢水,對環境再次形成污染。
如何使TDI在生產中產生的廢物不再污染環境,并實現再利用從2008年開始,豐源公司開始和重慶大學合作,歷時7年專門針對TDI生產廢渣污染問題進行研發。
新研發的技術將滄州大化TDI產生的廢渣催化水解生成TDA單體,然后再次利用。同時,這項處理高粘度、高沸點液固物料的連續化反應和分離等技術,實現了萬噸級工業化生產,形成了工藝技術軟件包,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多晶硅副產物四氯化硅冷氫化技術通過驗收
由烏魯木齊市科技局立項并支持,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多晶硅副產物四氯化硅冷氫化技術引進及開發”,日前通過專家組驗收。
該項目是在引進美國GT太陽能國際有限公司技術的基礎上,經過消化、吸收、研究開發出國內單套產能最大的流化床冷氫化生產裝置。該技術解決了硅粉輸送、輻射式電加熱、渣漿處理等問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四氯化硅回收利用工藝。該項目執行期內申報國家專利9項,其中有4項為發明專利。
該技術的開發成功,將改變我國多晶硅副產物處理技術落后的狀況,解決了國內多晶硅生產中存在的共性難題,同時還可每年為企業節約4.4244萬噸標準煤,節電3.6億千瓦時,節約生產成本3.25億元,為企業節能、減排、增效發揮突出重要的作用。
中石化建成新一代甲醇制汽油技術裝置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發布消息,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埃克森美孚研究與工程公司3月30日宣布,雙方合作的新一代流化床甲醇制汽油技術試驗裝置近日已經在中石化煉化工程位于中國河南洛陽的技術研發中心內建成,并即將開展試驗研究。
萬華北京開發出OPP附著力聚氨酯復合油墨連接料
連接料是油墨中的分散介質,是顏料粒子的載體,它對油墨的印刷適性起著重要作用。傳統的聚氨酯油墨連接料存在著OPP膜附著力欠佳的問題,需要依靠添加OPP附著力促進劑來改善其在OPP膜材上的表現,而OPP膜附著力促進劑相對較高的價格,直接拉高了油墨產品的成本。
萬華北京在此領域取得突破,開發出了OPP附著力增強型聚氨酯凹版復合油墨連接料WANCOL®905。即使完全不加附著力促進劑,其附著力依然可以達到80%左右,在極少量OPP附著力促進劑存在下,其OPP附著力即可達到100%。
WANCOL®905還保留了傳統聚氨酯凹版復合連接料的全部優點,如優異的展色性、良好的再溶性、耐高溫蒸煮等。除了OPP膜,以其配置的油墨在PET、NY等多種膜材上附著力表現同樣出色。選擇WANCOL®905,在保證油墨產品性能的同時,降低其成本,將大大提高競爭優勢。
萬華化學推出高相容性的TDI三聚體產品
萬華化學(北京)有限公司專注客戶導向,切實為客戶提供實際的解決方案,憑借其在TDI固化劑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推出高相容性的TDI三聚體產品—WANNATE®6856F,解決了傳統型TDI三聚體相容性差的短板問題。
WANNATE®6856F色號低、穩定性高,制造的漆膜具有高透明性、高光澤的優點,并且能夠提高漆膜干燥速度,完全滿足木器漆和工業漆的使用要求。與市場同類產品相比,能夠提高TDI三聚體在涂料配方中的使用量,并賦予更好的干燥性、流平性、透明度及漆膜豐滿度等。
巴斯夫推出可再生原料聚酰胺
3月4日,巴斯夫推出了基于可再生原料的Ultramid高性能聚酰胺。臺灣紡織品生產商羽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將這種全新的解決方案用于紗線生產。
得益于出眾的化學性質,Ultramid在纖維和面料中都具有加工簡單、色彩鮮艷持久和強度較高等優點,可確保快速加工、高產量和均勻染色。在Ultramid聚酰胺的生產過程中,巴斯夫利用物料平衡法,以通過認證的可再生原料取代了全部的化石原料,并保持了產品的卓越性質,有助于節約化石資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中科大研制出一種新型低聚物水凝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梁高林教授課題組研制出一種新型低聚物水凝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德國應用化學》上。課題組此次研制的低聚物水凝膠在力學強度上超過小分子水凝膠,而其低聚物的性質使其兼顧生物相容性,使之在組織工程和長時間藥物釋放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利用梁高林發展出的一個獨特的縮合反應平臺,使用還原劑谷胱甘肽控制小分子的縮合,用溶液酸堿性控制低聚物的自組裝,得到低聚物纖維,并形成水凝膠。表征結果證明,縮合得到的化合物為低聚物,水凝膠的力學強度低于許多高分子水凝膠但卻高于大多數小分子水凝膠。
新技術的突破,新產品的推出,意味著企業的技術力量更進一步,在競爭激烈的化工行業里,企業研發技術的能力是支撐著整個企業發展的核心,2015年諸多化工企業在技術領域上得到了新的突破,取得不俗的成就,也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相信在2016年,在不遠的未來化工行業在技術領域上會取得更多的突破。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