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前發布《關于加強安全環保節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將通過安全評價評級等措施,推動化工產業升級。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安全評價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加大監督力度、提高技術水平,使安全評價真正成為化工行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據了解,安全評價已經成為我國石化項目設計和選址、系統設計、工藝過程、事故預防措施及制定應急計劃的重要依據。但是,當前安全評價在實際應用中卻存在著定性評估方法落后、單純為項目服務、評價指標“就低不就高”、安全評價形同虛設、企業并沒有將安全評價文件作為生產標準等諸多問題。例如,“8·12”天津港重特大爆炸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評價的漏洞。天津港爆炸事故核心區危化品總量遠遠超出安全評價中參照的庫存容量,一方面安全評價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企業也并沒有將安全評價作為保障安全的重要標準。
據了解,定性評估方法落后、遺漏重大危險源,也是當前我國安全評價行業的問題之一。比如,有安評機構對氯化石蠟生產企業評價時,只在報告的危險物質固有危險特性中照抄氯氣的安全技術說明書有關內容,在隨后分析中再也沒出現有關氯氣的問題。但是《劇毒化學品目錄》明確將氯氣(液氯)列在其中,整個氯化石蠟生產過程中,氯氣的安全監控應該是重中之重。
山東德安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中國認為,再好的管理模式在運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缺失。目前安全評價機構本身水平參差不齊,項目評價人員專業水平良莠不齊、差別巨大,有些人員盡管在行業內享有一定聲譽,但可能出現與項目實際技術專業要求偏差較大,對項目工藝技術吃不透,難以進行深入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專家表示,安全評價對化學品生產、經營、儲運等企業的各個階段的安全管理,都是一個綱領性文件和具體指導性文本,對企業項目實施和生產經營都有著巨大的安全保障作用。基于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安全評價在化工行業的應用還需邁過“三道坎兒”。
首先,對評價機構評價活動的管理和責任落實有待加強。要逐步建立“評價機構信譽檔案”的評級,在政府專業網站等公布,從而對項目選擇評價機構起到警示作用。對評價機構項目評價小組人員要求也要有明確的描述,不僅僅是要涵蓋項目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同時要求具有一定的行業背景和從業經歷;不僅要求具有所謂的專業技術人員,更要具有現場實戰經驗的人員參與其中。另外,技術來源、專家機構、項目企業主體責任也要落實,提升監管力度,才有可能提升項目評價和實施安全保障。
其次,對安全評價的監管力度要加大。對于政府來說,應當逐步強化責任落實、過程督查,做一個監督警戒者。現在各級政府都設立了相應的專家庫,項目評審專家從專家庫隨機抽取,這有可能造成專家與項目實際技術要求脫節現象。建議在項目評審中采用雙軌制,即專家庫專家與企業自行委派專業人員或專家,組成聯合評審專家組,對項目設計所涉及的技術和規范進行分工協調,責任共擔。在涉及“兩重點一重大”項目中,政府也可直接指定個別專家作為第三方專家參與評審,以“專家庫+企業專家+政府指定專家”組成項目評審專家組。
而對于參與項目評審專家和評審活動,更應嚴格監督。據了解,現在也存在個別化工項目評審流于形式的現象。更有甚者,有的專家和機構迫于各方面壓力,不是將保障工藝實施安全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是服從其他需求而作出相應的結論。對此,有關監管部門應該加大查處力度,力求早日改變這種混亂狀態。
再次,安全評價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評價機構在一個項目組中,可能會出現個別專業人員缺乏現象,也會導致評價技術層面不足,危險隱患評價缺漏。對此,青島科技大學副教授蓋恒軍認為,化工企業在安全評價時要“一法為主,多法并用”。安全評價應以系統工程方法分析安全問題的系統性、準確性和預測性,并選擇多種評價方法,綜合分析、互為補充、相互驗證。其中,道化法、蒙德法、快速排序法是從宏觀上找出危險單元,通過制定措施防范;故障樹法是從微觀上對故障進行分析并制定措施。比如用故障樹法對石化企業的柴油加氫裝置發生爆炸的原因分析發現,氫氣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以及工藝存在的高溫高壓等特性,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強監控措施和提供監督,用故障樹法可以發現更多的問題和隱患。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