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免费-理论片国产-理论片久久-理论片毛片-日韩午夜-日韩午夜r电影在线观看

  • 全國

迎難而上 實現全行業平穩發展

   2016-01-15 中華石化網中國化工報

89

核心提示:“過去的5年中,面對國內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復雜形勢,以

“過去的5年中,面對國內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復雜形勢,以及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的外部環境,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充分認識和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大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敝袊秃突瘜W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如此表述全行業“十二五”發展成就。

他強調,“十二五”時期,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地位進一步穩固,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我們的收獲

總體保持平穩發展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預計,2011~2015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利潤、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53%、14.9%、-1.43%、2.81%。其中,2014年,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5萬億元,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化學工業達到8.76萬億元,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35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58.8%;稅金總額達到1.03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稅收比重的21%左右,位列工業行業之首。石油產量、天然氣產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別居世界第四、第六和第二位,無機原料、乙烯、甲醇、化肥、農藥、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重要大宗產品產量穩居世界前列。

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競爭力不斷提高。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化集團、中國化工、延長石油在世界500強排名不斷提升;湖北宜化、天津渤?;?、上海華誼、云南云天化等大型地方企業的化工板塊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500億元。2014年,大型石油和化工企業達到864家,比2010年增長1.66倍。

一批優秀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兼并重組、資產優化,在市場競爭中快速成長。如國內MDI領軍企業煙臺萬華集團成功突破國外跨國公司的技術封鎖,開發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MDI制造技術,成為全球最大的MDI供應商;染料龍頭企業浙江龍盛集團以收購德司達為契機,完成染料研發體系和銷售網絡的國際化布局,躋身世界級染料企業行列;氟化工領軍企業多氟多公司依靠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成為全球生產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的無機氟化鹽生產企業。

油氣保障能力增強

“十二五”期間,按照穩定東部、加快西部、發展南方、開拓海域的原則,油氣勘探開發取得顯著成績,國內原油增儲穩產、天然氣快速發展,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預計到2015年底,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65億噸以上,產量穩定在2億噸左右;新增常規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3.5萬億立方米,產量超過1300億立方米。非常規油氣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2014年全國頁巖氣產量12.1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36.8億立方米。

油氣管網建設和石油儲備快速發展。截至2014年底,已建成油氣管道總里程約11.7萬千米,其中天然氣管道6.9萬千米,原油管道2.7萬千米,成品油管道2.1萬千米,基本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通海外的油氣管網格局。

截至2015年年中,我國共建成8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目前,建設地面庫7個,分別為舟山、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地下庫1個,為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

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十二五”時期,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規?;?、一體化、集群化加快發展,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石化產業基地和化工園區。建成4個2000萬噸級煉油基地(茂名、寧波、大連、上海)、1個200萬噸級乙烯基地(上海)、8個100萬噸級乙烯基地(天津、南京、寧波、茂名、大慶、獨山子、撫順、惠州),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三大石化產業集聚區;建成環渤海灣堿業、云貴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鉀肥等大型化工基地以及蒙西、寧東、陜北等現代煤化工基地。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入園率45%,產值占全行業總產值的37.5%。

產品質量穩步提升,高附加值產業增速加快。卓越績效模式、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等先進管理技術和方法得到廣泛應用,12000米特深井石油鉆機、大口徑高鋼級螺旋縫埋弧焊鋼管等一大批知名品牌產品已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油品質量由國Ⅲ向國Ⅴ加快升級。有機化學原料、專用化學品、涂(顏)料及農藥等附加值較高的產業經濟增速和貢獻率居行業前列,2014年合計主營業務收入達4.55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85.5%,對整個化工行業的貢獻率達53.6%。高性能樹脂、石油基特種橡膠、合成纖維單體的自給率分別由2010年的57%、45%和49%提高到2014年的63%、53%和70%。

科技成就令人矚目

“十二五”時期,全行業積極開展研發合作與協同攻關,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截至2014年底,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95項、行業技術發明獎118項和行業科技進步獎736項。

其中,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研發與應用、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水平鉆完井多段壓裂增產關鍵技術、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鉆探儲油平臺的關鍵設計與制造技術、羅布泊鹽湖年產120萬噸硫酸鉀成套技術開發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現代煤化工技術繼續保持全球領先,開發了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爐、航天粉煤加壓氣化爐、水煤漿水冷壁清華氣化爐等一系列先進煤氣化技術裝備。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等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陸續建成,并實現商業化穩定運營。其中,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唯一的技術發明一等獎。

此外,行業裝備制造自主化水平持續提升。煉油全流程技術、乙烯成套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千萬噸級煉油裝置國產化率超過95%,百萬噸級乙烯裝置國產化率超過80%,百萬噸級煤制油反應器、60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反應器等裝備先后實現了國產化。

圍繞化工新材料、新型農產品、化學品安全、節能減排等重點領域制修訂標準2000余項,化工行業標準累計達6200余項,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約100項。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石油和化工行業在全國率先建立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涌現出一批節能環保型石化園區和企業。

2011~2014年,全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8%,重點耗能產品單位能耗目標全部實現。其中乙烯下降9.1%、合成氨下降4.9%、燒堿(30%離子膜)下降9.3%、電石下降9.6%。行業廢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2013年COD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6.4%。氨氮排放量自2005年以來已累計下降60%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2014年氯堿行業低汞觸媒普及率達到50%,磷石膏綜合利用率提高到30%。

綠色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和轉方式的重要標志。“十二五”期間,涌現出一批在節能環保、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國家級示范園區和典型企業,如上?;瘜W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為代表的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以福建泉港石化工業園區、重慶長壽化工產業園區等為代表的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行業形象。中國石化在旗下企業大力推進“碧水藍天”環保專項行動,成為企業界綠色低碳轉型的倡導者和引領者;貴州甕福集團、開磷集團以循環經濟理念致力于磷礦、伴生資源和廢棄物的開發利用,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包括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氯堿化工、建筑材料、商貿物流、物業服務等多元化發展的產業格局。

對外合作成果重大

“十二五”時期,石油和化工企業積極走出去、引進來,行業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2014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三大公司海外油氣權益產量達到13363萬噸油當量,比2010年增長一倍多。鉀肥行業在11個國家建設了28個鉀鹽鉀肥項目(其中加拿大7個、老撾9個、剛果3個)。輪胎行業在天然橡膠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地區重點布局,投資建設多家工廠。

行業引進外資達到新水平。2011~2014年,全行業累計吸引外商投資達5504億元(包括港澳臺)。跨國企業積極拓展在華業務,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研發、應用和生產逐步本地化,在高新技術、高端產品領域,如精細化學品、專用化學品、功能化學品等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凸顯。

面對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外貿環境,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進出口貿易穩步增長。2014年,全行業進出口總額達到6755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47.2%,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5.7%。其中,進口額4787億美元,出口額1968億美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47.5%、46.5%。我國原油進口和基礎化學原料、化肥、橡膠制品等出口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的困擾

多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粗放式快速發展,積累了許多深層次矛盾。盡管“十二五”期間,行業調結構、轉方式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但一些老頑疾和新問題仍困擾著行業的發展。

產能結構性過剩突出

“十二五”時期,我國石化化工產品仍以中低端和通用品種為主,高端產品短缺,產業、產品結構不合理、不平衡日趨突出,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嚴重,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一些傳統大宗產品產能快速增長,供應明顯超過國內市場需求,裝置開工負荷較低。據各行業協會統計,2014年,我國甲醇產能約為6800萬噸/年,裝置平均開工率64%;電石總產能達4183萬噸/年,裝置平均開工率62%;聚氯乙烯產能2390萬噸/年,裝置平均開工率僅68%。

與此同時,高端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短缺,工程塑料、特種橡膠和高性能纖維總體保障能力不足。據統計,2014年我國高端聚烯烴塑料的國內自給率僅38%,其中己烯共聚聚乙烯約占高端聚烯烴塑料總消費量的75%,自給率僅44%;國內工程塑料自給率僅47%,其中消費量最大的聚碳酸酯國內自給率僅19%,而且全部由外資企業生產。

創新能力仍待提升

盡管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和裝備制造水平有明顯進步,但同發達國家相比,科技總體創新能力仍存在明顯差距。一是企業科研投入不足。2014年全行業科研投入占主營收入的比重不足1%,而發達國家則達到3%~5%。二是基礎性研究和共性技術開發工作薄弱。目前,我國擁有的化工關鍵共性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如分離技術總體落后國外10年左右。三是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應用研究不夠重視,科研成果工業化、產業化程度較低,成果轉化率不到30%。工藝技術與裝備技術開發脫節,特別在技術集成、工程成套設備方面,仍以跟蹤模仿為主。四是前瞻性研究落后,原始創新能力較弱。在農藥、染料、氟硅材料等競爭性行業,創新能力薄弱的問題尤顯突出。

產業集中度仍然偏低

盡管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但從整體上看,企業仍然多而散,平均規模小。

化工行業的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小型企業數量多(占86%),在行業主營收入中所占比例小。即使是我國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與國外大型跨國公司相比,也存在著產品單系列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2014年,我國規模以上化肥企業1814家(含復混肥),平均年產量3.8萬噸(折純);規模以上農藥原藥企業713家,平均年產量為0.5萬噸;無機化肥原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多達1857家,平均主營收入只有2.9億元。產業集中度偏低,企業規模較小,已經成為影響行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石化產業布局過多過散。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石化基地和工業園區有380多家,而產值小于100億元的園區多達270余家,占70%。

能源環境約束加大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石油和化學工業面臨的能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加大。

石油和化工行業是毫無疑問的能源消耗大戶。2014年全行業能源消費總量達5.28億噸標煤,位居工業部門第二位,能耗總量持續增長。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與國外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依然較大。譬如,合成氨、甲醇、乙烯等重點耗能產品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間普遍存在10%~30%差距。

石油和化學工業同時也是污染物排放大戶。2013年,全行業排放廢水40.4億噸、廢氣6萬億立方米、工業固體廢棄物3.2億噸,“三廢”排放量均位居工業部門前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總量分別為217.8萬噸、100.9萬噸、52.6萬噸和9萬噸,分別占全國工業排放量的12.9%、5.4%、18.4%和39.9%。當前,盡管COD、氨氮排放量下降明顯,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距離完成國家污染減排目標目標還存在很大差距。部分企業環保意識不強,資金投入不足,一些企業環保裝置不開,有的甚至偷排污染物。

此外,安全環保形勢愈發嚴峻。2012年以來,相繼發生了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晉濟高速隧道特別重大道路交通?;啡急鹿?、漳州PX項目爆炸事件、天津濱海新區?;穫}庫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以及金帆達重大污染環境案、騰格里沙漠污染環境案、泰州天價環境公益訴訟案等重大環境污染案件,還相繼發生了寧波、昆明、茂名等地的PX項目群體事件。安全環保事件頻發,嚴重影響了行業發展和社會穩定。如何處理好行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全行業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我們的目標

向石油和化工強國跨越

“十三五”時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的目標是: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產業結構升級為重點,實現我國由石油和化工大國向強國跨越。要實現這一跨越,行業發展戰略必須由跟跑型戰略向領跑型戰略轉變,或者向跟跑型+領跑型的混合型戰略轉變。

領跑型戰略的核心是技術創新的領跑,因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實現“十三五”行業發展目標的關鍵變量。重點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要努力培養一批能踢“世界杯”的自主創新典型示范企業,帶動行業自主創新邁上新臺階。二是搭建好行業創新平臺,為產學研協同創新集聚更大優勢。要建設一批更高水平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項目,進一步提升科研技術產業化速度。三是著力培養創新領軍人才,提升行業整體創新能力。

“十三五”時期,對于傳統產業,在不拋棄、不放棄的同時,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競爭力,走“減強發展,乘法提升”的新路子,最終實現總量合理、技術先進、結構優化、競爭優勢突出的總體目標。“減強發展”即為傳統產業“瘦身”,切實化解產能過剩被動局面;“乘法提升”則是為傳統產業“添翼”,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新跨越。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應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化工和生物質燃料、現代煤化工、節能環保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在石化行業占比顯著提高,對全行業轉型升級形成重大帶動作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說明  |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工信部粵ICP備0510202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135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网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看免费黄色一级视频 |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18v中文字幕高清 | 天天看黄色片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 | 亚洲麻豆 | 女性爽爽影院免费观看麻豆 | 波多野结衣一区2区3区 |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三级一级片 | 91免费网站|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激情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五月天堂婷婷 |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 |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久久青娱乐 | 5252色|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怂 | 日本高清不卡码 | 美女综合网| 曰本女人与动牲交毛片 | 婷婷天堂 | 天天色综合2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诱人的护士5中文字幕 | 毛片免费视频网站 | 日韩无砖专区体验区 | 黄色一级免费看 | 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羞羞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天堂网a | 欧美成人看片 | 成人影库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日韩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