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國石油企業協會、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2016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其中,2015年中國油氣海外合作亮點頻現引人關注。在當前國際油價低迷的情況下,中國油氣企業“走出去”仍然是應對挑戰的重要戰略選擇。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彭元正表示,自2008年以來,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在海外油氣收購領域非常活躍,中國油氣企業在“走出去”的同時,通過“引進來”加大對外合作力度。但近兩年,尤其是2015年中國油企收購海外油氣資產大幅減少,這主要是中國油企出于戰略轉型、削減成本支出和提高運營效率等多方面的需要。
《藍皮書》顯示,受油價大跌影響,2015年中國企業海外油氣權益產量增長較為緩慢,遠未達年度計劃目標。截至2015年底,中國海外油氣業務新增原油可采儲量僅完成2015年度計劃的58.9%,實現油氣當量權益產量3735.3萬噸。
但中國油氣企業“走出去”依然不乏亮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中石油在全球30多個國家運營著90多個油氣合作項目,伊拉克哈法亞項目三期工程30項EPC合同中10項已授標;中亞天然氣管道哈南線工程巴佐伊壓氣站開工建設;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分輸站全部投用;中緬原油管道境外段工程在馬德島港舉行預投產儀式,首艘30萬噸油輪進港并向原油罐區注油。中石化在全球27個國家執行著53個油氣投資合作項目,遍布非洲、美洲、中東、俄羅斯、中亞和亞太六大油氣區;與俄石油聯合開發俄兩個油氣田,購進兩家公司49%股權。中國海油與21個國家的79家石油公司簽訂206個對外合作合同,全球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國際化運營能力不斷增強,公司海外資產占比達39%,海外收入占比達50.5%,海外油氣產量占比達42.3%。
另外,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為油氣企業收購海外能源資產、拓展能源領域合作帶來了新契機。在資金融通方式上,絲路基金、亞投行及金磚銀行將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元化的配套融資服務。當前油價持續低位運行,對于中國油氣企業海外收購也是一個好時機。中國油氣企業資金總體充裕,擁有大規模海外收購的基礎和實力。
彭元正指出,盡管“一帶一路”的油氣合作仍然面臨著地緣政治博弈加劇、政治風險突出、開發難度加大等嚴峻挑戰,但當前合作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在國內發展新常態下,中國油氣企業以油氣合作為先導,打造能源合作升級版,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繁榮,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