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推出節能概念車
4月22日,剛剛大手筆700億美元收購BG的油氣巨頭殼牌聯手戈登穆雷設計公司、原本田發動機技師后藤治的發動機團隊,以及瑞士Geo Technology公司推出了全新城市概念車。
這款三座概念車是基于戈登穆雷擁有專利的iStream平臺創造,結合了先進的輕量化技術,全車重量僅有550千克。為了加快原型車的生產,該車的許多零部件均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車身使用了再生碳纖維,成本僅為一輛傳統鋼構汽車的1/4,使用周期結束后幾乎整部車子都可以循環回收。
通過在英國進行的獨立測試和嚴格的生命周期研究,這款概念車與一輛普通的城市汽車相比,整個生命周期能耗減少 34%;而與普通小型家庭用車相比,生產和運行減少了一半的能耗;與一輛普通 SUV 相比,能耗更是減少 69%。
英國權威汽車測試機構的獨立測試顯示,這款汽車在時速70公里行駛的情況下,每100公里耗油2.64升。通過采用殼牌提供的潤滑劑,這款概念車在正式的新歐洲標準行駛循環(NEDC)測試中,相比普通汽油動力車二氧化碳排放量低 28%,比混合動力車低 32%。
殼牌集團下游業務全球商務執行副總裁葛思博(Mark Gainsborough)表示:“這是一個汽車工程的重要里程碑。這個項目中獲得的知識經驗將推動解決交通運輸當中的能源問題。能源和氣候變化是社會所面臨的兩個主要課題。這個項目表明,利用當今最先進的技術,包括前沿的潤滑油技術,我們是有可能對能源使用狀況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大幅度改善的。”
事實上,殼牌一直憑借其潤滑油技術活躍在概念車領域。2010年,殼牌就曾與戈登穆雷設計公司共同開發了概念車“T2.5”。該車使用特殊調配的低摩擦潤滑劑和低黏度發動機油,在布萊頓到倫敦的路線上實現了34.3公里/升的燃效。
此次推出的城市概念車所用潤滑油,采用了殼牌前沿的SAE 0W-12 潤滑油配方,以殼牌 PurePlus 技術的基礎油配方為原型,精心配置粘度指數改進劑和摩擦改進劑,實現了超低的摩擦。數據顯示,相比于標準的英國潤滑油,這款專門設計的概念車潤滑油在保證發動機耐久性的同時減少了15%的摩擦。
不過,這款顏色絢麗的小車目前還沒有量產計劃。
殼牌集團下游業務全球商務技術副總裁安德魯˙希弗博士(Dr. Andrew Hepher)在發布現場表示:“殼牌并非想借此全面進軍汽車領域。當然,如果有汽車廠商對這款車感興趣,我們也十分歡迎。但我們更希望通過這款概念車傳遞一種理念:在傳統燃油汽車數量如此龐大的今天,如何最大程度的發掘現有技術潛力,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
挪威國油、埃尼進軍可再生能源
如果說殼牌推出節能概念車,還只是依托原有優勢業務的延伸發展的話,那么下面這兩家同樣鼎鼎有名的油氣巨頭則是來了個徹底的業務大跨界。
挪威油氣巨頭挪威國油和意大利著名油氣公司埃尼,日前先后表達了對可再生能源的青睞之情,并“不約而同”地表示,將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一展身手。
據油價網報道,鼎鼎大名的油氣巨頭挪威國油自去年就開始推動業務多樣化,希望在傳統強項油氣業務以外開辟新的領域,可再生能源成為了首選。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Eldar Saetre一上任就表現出了對可再生能源的青睞。去年5月,在Saetre的推動下,挪威國油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電力業務單元,提出未來將為可再生能源領域業務提供2億美元的投資,目標主要集中在風電、儲能、智能電網,以及其他一些能源相關技術方面。
今年,挪威國油進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步伐更是全面“提速”。據合眾國際社報道,今年3月,該公司與United Wind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計劃進軍美國分布式風電市場。
另據彭博社報道,挪威國油還嘗試將浮式風力發電機停靠在了旗下海上鉆井平臺附近,配合儲能電池為后者供電。該公司表示,一旦使用成功,未來還可以將此技術推廣到海洋漁業領域,進一步推動海上風電的廣泛應用。 無獨有偶,意大利油氣巨頭埃尼也看中了可再生能源,在其一直以來的活躍地帶——阿爾及利亞開始了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工作。
據合眾國際社報道,埃尼公司首席執行官Claudio Descal日前在同阿爾及利亞首相和能源部長會面時明確表示,在傳統的油氣業務之外,希望未來加強同該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
數據顯示,阿爾及利亞的天然氣儲量排名全球第十,同時還是歐洲第三大天然氣供應國。埃尼也一直將阿爾及利亞視為其在海外最主要的油氣產地之一。但是,隨著國際油價的下滑,阿爾及利亞的油氣出口和外來投資都日益減少。該國近年來一直計劃轉而發展非化石能源。去年11月,埃尼開始同阿爾及利亞國有能源公司Sontrach接觸,探討合作開發可再生能源。
BP逆勢退出太陽能
不過,油氣巨頭中也不乏對傳統業務“情有獨鐘”的公司,BP就算得上其中的代表。
2011年,正當越來越多的公司跨界試水可再生能源領域之際,BP卻于當年年末宣布,將全面關閉旗下太陽能業務。其時,BP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美國、英國等國的多個太陽能項目中都擁有股份。當時負責BP太陽能業務的首席執行官邁克˙佩得魯奇給出的理由是:“太陽能業務難以為公司帶來長期回報。”
事實上,BP曾在太陽能光伏產業占據重要地位,曾為英國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但是,早在2009年上半年,BP就停止了部分太陽能制造相關業務;2011年6月,又決定徹底退出太陽能組件生產。
BP在宣布退出太陽能業務時也表示,不會影響公司在其他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入,包括風能、生物燃料等。
今年3月末,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現出了對油氣業務未來發展的信心。他表示:“能源結構向低碳方向轉型是大勢所趨,不過,石油變成‘夕陽’行業至少也得是半個世紀以后的事。”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