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央企開展近4年的試點后,“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借助國企改革的東風,在今年全面實施。8月11日從中石油獲悉,作為首批開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試點的央企之一,4年來中石油已有27.6萬戶供水、31.4萬戶供電、76.8萬戶供氣和4785萬平方米供暖業務實現社會化,進展快、成效好,受到國資委的肯定。
中石化的“三供一業”改革也在提速。8月初,中石化四川維尼綸廠、資產公司重慶辦事處與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長壽供電分公司等6家單位分別簽訂“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協議,企業辦社會職能加速脫鉤。此前,茂名石化也已全面完成社區“三供一業”社會化改革。另據記者了解,巴陵石化、洛陽石化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也已經有了實施方案。
石化行業歷史悠久、老國企眾多,“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任務繁重。作為行業“老大哥”,中石油在業內率先開展了“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試點。
記者了解到,中石油的改革試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將水電氣暖并入大系統連通大網絡,實行專業化管理,保障能力更強、服務水平更高。二是將“三供一業”交由社會化專業公司管理,礦區由傳統的后勤物業服務向工業物業、辦公物業等新興業態轉型。三是利用分離移交維修改造支持資金,消除“三供一業”安全隱患,如累計關停中小燃煤鍋爐125臺。四是優化資源配置,下轄的遼河油田、蘭州石化、撫順石化、獨山子石化實施燃氣、供暖社會化,為主營業務增加液化氣商品量3.3萬噸/年,節約煉化廠區蒸汽87萬噸/年。
中石油撫順石化公司從改革中嘗到了甜頭。該公司總經理李天書告訴記者,近年來撫順石化大力推進礦區業務市場化、社會化,將4.47萬戶居民供水業務移交撫順市自來水公司,與撫順市公汽公司合作上線運行105臺定制公交車,加快將老舊住宅小區物業進行移交,推進廠區員工食堂后勤服務業務外包試點。針對公司集體企業歷史包袱重、人員多、自主創效能力弱等問題,撫順石化對北天集團等55家法人單位、110個賬戶進行清理,整合成勞務、建安、工業和創投四個專業板塊,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明確管理界面和職責,年增效6000萬元,集體企業增強了造血機能,面貌煥然一新。
經過4年試點,中石油“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取得了積極進展,經測算,已經實施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項目每年可降低運行成本5億元以上。
另據了解,目前,中石油所屬礦區仍有100多萬戶供水、供電,1億平方米供暖沒有實現社會化,存量業務總規模在央企中位列第一,并且占央企總量的25%以上,改革任務依舊繁重。
鏈接
“三供一業”指的是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及物業管理。
6月22日,國資委、財政部出臺了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指導意見,標志著“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在經過4年試點之后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指導意見明確分戶設表、按戶收費,交由專業化企業或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在全國范圍推進這項重要改革。按照指導意見確定的工作進度表,分離移交工作要在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起國企不再以任何方式為“三供一業”買單。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