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煤炭供應、穩定煤價,拯救面臨虧損的火電行業,國家發改委頻頻召集煤企等相關部門開會。
10月27日,澎湃新聞從業內了解到,國家發改委當天召集神華等四家大型煤炭企業、華能等七大電力集團以及煤炭工業協會、鋼鐵工業協會等部門開會,研究加快推進煤炭中長期協議簽訂工作。
據了解,此次的會議僅是國家發改委和上述多部門一起討論如何加快推進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的工作,保證煤炭供應和穩定煤價,尚無其他的新政策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通知的落款時間是10月27日,而開會時間為10月27日15點,可見該會議召開緊急。一位曾參加過國家發改委此類會議的煤炭行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國家發改委此前召開此類會議一般是提前兩三天通知,此次提前通知的時間確實是有些短。不過,因為近期煤炭行業備受關注,頻頻開會,外加此次會議算是10月25日會議的后續,所以時間緊了一些也屬正常。
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曾召集神華、中煤等22家煤炭重點企業以及煤炭工業協會召開會。會議的主要內容為分析當前煤炭工序的形勢,研究做好煤炭去產能、保供應等工作。同時會議針對目前局部地區煤炭供應緊張的狀況提出,已經批準的先進產能礦井要盡快釋放產量,希望煤企在適當釋放產量保供的情況下穩定價格,同時要求煤企與用戶明年簽訂有量、有價長期合同協議。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也曾表示,要提前做好2017年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充分利用當前有利時機,鼓勵推進煤炭供需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建立長期、穩定、誠信、高效的合作關系,保障煤炭有效穩定供應。
山西汾渭能源開發咨詢有限公司價格組經理曾浩對澎湃新聞表示,10月25日的會議并沒有電廠和其他部門參加,10月27日的會議主要也是為了聽取這些部門的聲音。
據澎湃新聞從煤企和電廠方面了解到,一般煤炭長協(即長期協定)多在12月份簽訂,今年提早就開始著手此事,可見今年的高煤價對于電廠的影響之大。
由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英文縮寫:BSPI)就在不斷刷新今年最高紀錄。10月26日的最新數據顯示,BSPI報收于593元/噸,創下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較年初371元/噸上漲了222元/噸、累計漲幅達到了59.8%。截至目前,BSPI已經連續十七期上漲。
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導致下游火電企業的盈利空間大幅下降。華東地區一火電廠總經理對澎湃新聞表示,在火電企業的所有成本中,煤炭成本約占一半以上,煤價的上漲對火電廠的成本有著很大的影響。對于高效且發電小時數多的電廠來說,目前的煤價還能扛得住。不過,有些地區的電廠因煤價高且火電發電疲軟態勢的影響,已出現虧損。
比如,國家能源局山西監管辦公室網站顯示,1-9月,山西省火電企業完成利潤30.16億元,同比減少37.87億元,其中:網調完成27.30億元,省調完成2.86億元。統計口徑內6家網調電廠中,5家企業盈利、1家企業虧損;52家省調火電廠中,22家企業盈利、30家企業虧損。
曾浩對澎湃新聞分析稱,如今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研究加快推進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主要是為了穩定煤價、保證供應量,至少要讓火電廠有存活的空間。
不過,曾浩也強調,2014年、2015年因煤炭嚴重供過于求,煤價不斷下跌,煤電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后的執行率并不高。且簽訂協議的煤、電兩方多為國企,而且平時合作比較多、也比較熟,很少會有人愿意把關系搞僵。不過,今年煤炭市場形勢發生逆轉,煤炭供應相對偏緊且價格持續上漲,煤炭長協的簽訂將會出現新的局面。其認為,目前在煤炭供應偏緊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還是先定量,然后價格隨著市場變動再略微浮動,否則,量和價可能都無法穩住。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