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煤炭價格出人意料地走出一輪單邊上漲行情,尤其三季度以來出現了快速上漲,多年前的火爆情景似乎又要再現;而與此同時,國際油價則低位盤整,至今還在50美元/桶以下。但筆者近日隨陜西一個調研考察團對西北地區部分煤化工企業進行走訪時卻發現,在雙重夾擊之下,煤制烯烴行業依然顯示出了超強的盈利能力。
“目前煤炭到廠價高達530元/噸,比年初暴漲210元/噸,僅此一項就使噸聚烯烴成本增加1000多元。但由于烯烴價格今年以來穩中向好,11月以來還出現了明顯上漲。因此,煤價上漲對煤制烯烴企業經營業績影響不會很大,我們對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充滿信心。”11月10日,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公司總經理王會民高興地說。
他說,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低位運行,打壓包括PP、PE在內的石化產品價格,壓縮了聚烯烴產品的利潤空間;同時,煤炭價格上漲抬高了煤制烯烴企業的生產成本,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盡管受到雙重夾擊,但企業狠抓管理,裝置實現安穩長高優運行,產量大幅攀升,攤薄了綜合成本。加之國內PP、PE市場總體穩中向好,目前PE、PP出廠含稅價已經分別攀升至9600元/噸和8400元/噸,較9月份大漲1000元/噸。1~10月,蒲城能化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截至11月9日,公司今年共生產聚烯烴產品近55萬噸,完成既定的全年生產經營目標沒有問題。
全球首套煤氣油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延長中煤榆林靖邊能化公司業績也不錯。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累計生產各類產品97.43萬噸,其中聚烯烴產品57.13萬噸,完成年計劃的57.13%,實現銷售收入47.12億元,實現利潤5.25億元。“煤價上漲對公司業績肯定會有影響,但不會很大,我們有信心圓滿完成年度目標。現在甲醇、DMTO裝置負荷率均超過110%,DCC裝置負荷率達100%,日產聚烯烴產品超過3200噸,創出了運行佳績。” 該公司總經理李偉表示。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的業績同樣不俗。中國神華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包頭煤制烯烴項目實現PE 、PP產量分別為13.02萬噸和12.43萬噸,營業收入19.34億元、利潤1.76億元。
另據筆者了解,中煤榆橫60萬噸/年DMTO項目繼2015年為其母公司貢獻了超過12億元的利潤后,今年前三季度PE、PP產量又分別高達26.9萬噸和26.1萬噸,裝置負荷率持續超過100%。據推算,該DMTO項目今年實現利潤將不會低于10億元。另外,山東神達、寧夏寶豐、神華寧東MTP等眾多煤制烯烴項目同樣在低油價和煤價上漲的夾縫中活得有滋有味,取得了良好業績。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