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30日發布公告, 公司控股股東瀘天化集團已與瀘州國資委、中國銀行四川分行、農業銀行四川分行簽訂了《關于共同推進瀘天化集團轉型升級脫困的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啟動瀘天化集團市場化債轉股項目,這在化工行業是首例。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債轉股短期內將以個案和試點為主,中長期內有望逐漸演變為常態化的資產處置方式,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總規模將達到萬億級。
公告顯示,該合作協議僅為各方合作的框架性協議,目前沒有更多的細節安排。后期在開展具體合作業務時,合作各方將另行商洽簽訂具體的合作協議。瀘天化股份作為瀘天化集團的控股子公司,該框架協議的簽署將對上市公司轉型脫困產生積極影響。
瀘天化集團是我國化肥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四川省重要的地方國有企業。自2010年以來,公司生產經營出現滑坡,旗下最重要上市平臺瀘天化股份更是數年持續虧損。2016年三季報顯示,受化肥市場不景氣影響,瀘天化股份累計虧損3.76億元,扭虧難度進一步加大。因此,加快瀘天化集團的改革脫困和轉型升級,對瀘州乃至四川全省的深化國企改革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高杠桿率已成為我國實體經濟和眾多企業經營的切膚之痛。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指出,目前全國企業負債已逾100萬億元,按照4%的利率計算,一年支付的利息就是4萬億元,相當于2015年全年GDP增長總量。長此以往,就會掏空實體經濟,提早進入產業空心化的時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2017年要在“三去一降一補”各項工作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去杠桿方面要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支持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加強企業自身債務杠桿約束等。
其實,瀘天化集團已不是第一家嘗試債轉股的企業。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包括市場化銀行債轉股在內的企業去杠桿七種主要途徑,標志著中國新一輪債轉股大幕正式拉開。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十多家企業與金融機構簽署市場化債轉股協議,總金額近2000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董希淼表示,債轉股項目最有希望率先在鋼鐵、煤炭、冶金等去產能重點行業企業推行,短期內以個案和試點為主,隨著探索的深入,后期有望在化工、機械等更多負債率較高的行業更廣泛地落地。在資金、市場上暫時遇到困難,但產品有市場、未來有前景的行業企業,有望成為債轉股領域的香餑餑。
“這一輪債轉股將突出市場化、法治化,絕不會簡單復制以往的方法,不會讓僵尸企業起死回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指出。
多家券商的分析報告指出,考慮債轉股的資產類別并不局限于不良資產, 正常和關注類貸款皆可轉股,因此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總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從實施效果來看,杠桿率較高的鋼鐵企業通過實施債轉股,杠桿率最高可降低10%。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