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地煉企業(yè)或被全面取消成品油出口配額。
2016年12月30日,國家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lián)合下發(fā)了2017年第一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名單。其中出口配額共1240萬噸,“兩桶油”的出口配額約占85%,達到1050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下稱中化)各為80萬噸和155萬噸,較2016年同期大幅縮減了40.76%。
從成品油的產品結構來看,此次出口配額仍以柴油為主,柴油總量為525萬噸,汽油和煤油數(shù)量分別為365萬噸和350萬噸。
“大部分地方煉廠并沒有完成2016年的成品油出口任務,2016年1月放開成品油出口限制的文件明確提及,這是臨時性措施?!苯疸y島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延亭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截至2016年11月,中國的成品油出口配額約完成了總計劃的76%。“2016年全年大概完成了出口配額任務的80%-90%?!彼f。
2016年,共有12家地方煉廠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共發(fā)放配額167.5萬噸,但實際完成總量不到100萬噸,完成率為60%左右。
“地方煉廠以前都是在內陸進行短途運輸,出口要進行長途運輸,集港時間又比較長,耗費成本不小?!蓖跹油け硎?,雖然大部分地煉企業(yè)態(tài)度積極,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出口工作推進難度不小。
“與之對比明顯的是中化。因其位置在泉州,運輸優(yōu)勢突出,出口利潤比較大?!彼硎?。
此前國內首家獲得汽油出口配額的地方煉廠——東明石化煉油出口業(yè)務周經理曾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成品油出口業(yè)務盈利不多,取消配額影響并不大。
據(jù)《經濟參考報》消息,如果地方煉廠的成品油出口配額被取消,將只能通過與國企合作的形式,地煉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萎縮,國企將獲得更大的效益。
王延亭還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煉油能力在向海外不斷擴張,大量的資源往外流容易造成國內資源自身的競爭,預計2017年國內的煉油產能將保持過剩。
12月22日,山東恒源石化公司和殼牌馬來西亞煉油公司在吉隆坡進行股權交割,以6630萬美元的價格獲得后者51%的股份。這也是中國地煉企業(yè)完成的第一起海外并購案。
網(wǎng)站聲明:凡本網(wǎng)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