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化工圈里最熱的新聞之一“萬華化學將斥資9.54億美元在美國新建40萬噸/年MDI裝置項目”,萬華表示,該項目預計將在2020年建成。萬華已經為該項目公開討論了多年,但選擇今天公布這則公告,表明萬華化學對MDI新建項目的推進有了十足的把握。可見,公司對該項目十分重視,MDI也已成為企業走向全球化的朝陽產業。
MDI成為新興材料
從用途上看來,MDI用途廣泛,主要應用于國防、航天、輕工、化工、石油、紡織、交通、汽車、醫療等領域,成為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新興材料。因此,國內外大型化企業紛紛瞄準MDI。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聚氨酯材料和上游MDI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大型化企通過在中國投資建廠和對華出口,向我國銷售MDI產品,并獲取高額利潤。而國內企業也不甘示弱,萬華化學通過技術創新擴大MDI產能,在寧波、煙臺布局MDI項目,并將觸角伸向了國外市場。
2016年萬華化學業績創下歷史新高,盈利大幅度增長,且今年一季度業績持續增長。盡管去年公司MDI裝置在停車檢修期間,儲罐發生爆裂,該事故并未影響公司全年業績。據了解,去年整年公司實現營收301億元,同比增長54%,歸母凈利37億元,同比增長129%。主要歸功于MDI市場價格持續上漲。據中國證券網消息,萬華化學3月28日晚間公告稱,自2017年4月開始,萬華化學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25500元/噸,較3月價格下調500元/噸;純MDI掛牌價28200元/噸,較3月份價格上調2500元/噸。
從化學結構上看來,MDI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純MDI)、含有一定比例純MDI與多苯基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的混合物(聚合MDI)以及純MDI與聚合MDI的改性物的總稱,是生產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少量MDI應用于除聚氨酯外的其它方面。聚氨酯既有橡膠的彈性,又有塑料的強度和優異的加工性能,尤其是在隔熱、隔音、耐磨、耐油、彈性等方面有其它合成材料無法比擬的優點,是繼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后第六大塑料(現已經超越ABS成為第五大塑料)。
從技術角度分析,MDI門檻比較高,投資額比較大,技術難題成為企業的痛點。目前,除了萬華化學,僅有巴斯夫、陶氏化學、亨斯邁、科思創等幾大公司,這些公司已經壟斷MDI的生產。
MDI產能、產量上調
近年來,MDI產量逐年增加。據統計,截至到2017年3月,國內MDI產量達16.27萬噸,較2016年同期增漲0.49萬噸。市場獲悉,上海聯恒母液裝置5月5日到20日例行檢修,上海亨斯邁和巴斯夫的精餾裝置也在此期間停車檢修,檢修時間維持15天。寧波萬華二期裝置檢修最新消息也將在五月進行檢修。(數據來源:隆眾石化)
產能方面,截至到2016年底,國內MDI產能達309萬噸/年,占全球總產能的36%。其中萬華化學MDI總產能達到180萬噸/年,占全國總產能的60%,其次為巴斯夫56萬噸/年,科思創50萬噸/年。可見,萬華化學已成為世界最大MDI供應商,對MDI市場行情影響顯著。
MDI進出口解析

2016-2017年11、2月MDI進出口對比分析
由表可見,2016我國MDI主要依靠出口,累計出口量507080.95噸,據海關總署統計,2017年2月我國聚合MDI出口量為32188.89噸,累計出口量為76202.43噸,當月出口均價為1610.82美元/噸,累計出口均價為3151.1美元/噸,出口量環比下跌26.87%,同比上漲39.22%,與上年同期數量相比上漲60.77%。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MDI進口量累計達到328937.3噸。2017年2月我國聚合MDI進口量為22301.34噸,累計進口量為41789.01噸,當月進口均價為2224.27美元/噸,累計進口均價為4282.39美元/噸,進口量環比上漲14.44%,同比上漲79.84%,與上年同期數量相比上漲32.61%。
MDI市場偏弱運行
2017年4月7日聚合MDI利潤為12014元/噸,較上周下跌288元/噸。(4.3-7日)國內聚合MDI市場繼續延續偏弱震蕩態勢,下滑幅度在300-400元/噸左右。截止到4月11日,聚合MDI仍維持弱勢態勢,目前上海巴斯夫4月份聚合MDI掛牌價執行26000元/噸,上海亨斯邁聚合MDI掛牌價執行25500元/噸。純MDI市場表現也是不盡如意,截止到11日,華東純MDI市場淡穩整理,場內消息面冷清;華南純MDI市場窄幅波動,場內供應面仍舊偏緊。綜合看來,下游采購不明顯,市場需求以剛需為主,預計短期我國MDI市場仍以弱勢為主。
綜上所述,我國MDI產能、產量不斷提高,導致我國MDI出口情況逐年利好于進口水平,MDI進口水平大幅度下滑,2017年MDI進口情況更加艱難。種種因素充分證明,萬華化學走向國際化的發展更加堅定不移。即便市場短期運行乏力,但長期看來較為樂觀。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