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億元并購力拓資產獲批 中國兗礦將成澳洲最大煤炭商
在煤炭版圖上,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亞太則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眼下,中國兗州煤業(yè)董事長李希勇正醞釀以一筆高達近17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并購,將兩者的連線重重的加粗。
這是一筆足以改變煤炭市場格局的并購案。
兗州煤業(yè)控股子公司、兗州煤業(yè)澳大利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兗煤澳洲”,ASX:YAL)正計劃收購的是,全球礦業(yè)巨頭力拓公司在澳洲最大的煤炭業(yè)務,即位于新南威爾士州獵人谷的聯合煤炭工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煤炭公司”)。如果并購能夠成功,兗煤澳洲將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獨立煤炭運營商。
一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對于中國企業(yè)的并購審查較為嚴苛,兗礦曾有多筆并購遭到撤回并重交申請的對待,其中一筆竟撤回了三次。2017年4月13日,兗煤澳洲宣布已經通過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的審查,這一筆舉世矚目并購的局勢頓時明朗起來。
此前,中國雖是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但在煤炭定價上始終沒有話語權。國際煤炭定價權一是看貿易量,一是看資源量。當兩個籌碼都握在手中時,中資煤企在亞太市場煤價談判桌上的話語權勢必大大提升。
并購“世界級資產”
2017年4月13日,兗煤澳洲正式宣布已經通過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的審查,獲準收購力拓公司位于新南威爾士州獵人谷的煤礦、鐵路和港口資產。
此前,兗州煤業(yè)董事兼總經理吳向前還擔憂道,收購交易在中國國內審批進展相對順利,在國外的審批盡管有點問題但仍在往前推進。
事實上,中國企業(yè)在澳大利亞的并購一直受到政府審批的困擾。兗州煤業(yè)就有多筆并購遭到FIRB的撤回、要求重新提交申請,其中并購Fe-lix的交易竟然撤了三回。中石化、寶鋼等中國企業(yè)的并購頻頻受阻,由國家電網公司和長江實業(yè)基礎設施試圖收購Ausgrid的一半資產因國家安全問題被阻止……這一度引發(fā)“澳大利亞歧視中國投資”的猜測——澳大利亞既需要大量中國投資提振經濟,又擔心中國國企大舉并購不利于日后的經濟發(fā)展。
所幸,此次澳大利亞政府希望加大煤炭的出口,重振本國經濟,給予了放行。在批復中,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表示,兗州煤業(yè)遵守現有管治條件的情況下,澳政府不會反對這筆交易。
力拓集團總部人士向經濟觀察報介紹道,“目前,這筆并購中國監(jiān)管機構的審批程序尚在繼續(xù)。另外,還需要獲得力拓多數獨立股東的許可。該交易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完成?!?
在兗煤澳洲多次并購中,收購力拓煤炭資產顯得尤為特殊。在董事會主席李希勇看來,是公司獲得“世界級資產”的機會。
根據兗煤澳洲與力拓簽署的并購協議,全球四大礦業(yè)巨頭之一的力拓將把子公司聯合煤炭公司100%的股權出售給前者。聯合煤炭公司是澳大利亞領先的優(yōu)質動力煤和半軟焦煤生產商,并購標的主要包括聯合煤炭公司在獵人谷地區(qū)擁有兩個露天礦區(qū)、鐵路和港口資產。
這是力拓在澳大利亞最大的煤炭資產。
從煤炭資源儲量上分析,兗煤澳洲儲量為2.74億噸,而聯合煤炭公司的資源儲量為5.56億噸,是兗煤澳洲的2.03倍;從煤礦產量上看,3個煤礦去年生產可銷售煤炭共2590萬噸,較兗煤澳洲去年產煤量高出約6成。
相比而言,兗煤澳洲不僅在儲量、產量上不如聯合煤炭公司,經營業(yè)績上與之也有很大的差距。
細數兗煤澳洲的業(yè)績,從2013至今公司連年虧損,共虧損89.96億元人民幣。如何扭虧為盈成為董事會主席李希勇棘手的難題。而聯合煤炭公司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狀況較為穩(wěn)定,即使在2015年煤炭行業(yè)處于低谷,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煤礦均出現虧損時,聯合煤炭公司仍能實現盈利。從2014年至今,該公司稅前利潤分別為1.8億澳元、2.19億澳元和4.41億澳元。
難怪兗煤澳洲董事會主席李希勇一再提及,“通過收購聯合煤炭公司,我們利用優(yōu)質資產的正現金流,優(yōu)化兗州煤業(yè)澳洲資產包,提供優(yōu)質煤炭產品,與全球關鍵市場終端用戶構建長期合作關系?!?
巨資押注
可是,聯想到兗煤澳洲連續(xù)多年的虧損,又要一舉吞下力拓在澳洲最大的煤炭資產,兗煤澳洲須要短時間內拿出一筆巨額資金,董事會主席李希勇須要鼓足勇氣進行一場豪賭。
根據兗煤澳洲與力拓達成的交易,最終收購價格將取決于中方選擇支付的方式而定。一種選擇是到期一次性現金支付23.5億美元(約合162億人民幣);另一種是最初支付19.5億美元,其余五年分期付款5億美元,即總價為24.5億美元(約合169億人民幣)。并購價格之高,在尚處恢復期的全球煤炭市場絕無僅有。
事實上,全球礦業(yè)巨頭力拓出售聯合煤炭公司正是因低迷的市場一波三折。
早在2012年,力拓首次出現了高達29.9億美元的虧損。為了扭虧,為了削減260億美元的負債,為了保住A級信用評級,以鐵礦石為主業(yè)的力拓于2013年就開始把旗下聯合煤炭公司掛牌出售。據媒體報道,中國神華集團、印度AdityaBirla(比拉集團)都曾一度考慮購買??僧敃r煤價跌跌不休,誰能保證買到手的煤礦能夠在深不可測的熊市下盈利呢?
2015年,剛剛轉盈的力拓再次陷入虧損,經營層肩上的壓力徒增。為了扭轉頹勢,力拓再次把旗下煤炭資產相繼出售。而兗州煤業(yè)董事會秘書靳慶彬對經濟觀察報透露道,與力拓就聯合煤炭公司最初的接觸正是開始于2015年。
這時,澳洲媒體報道,力拓在澳大利亞最大煤炭公司也吸引了被稱為“大宗商品領域的高盛”的嘉能可的角逐。嘉能可并不掩飾其對力拓旗下煤炭資產的興趣,這些資產所在的位置靠近嘉能可在獵人谷的礦區(qū)。嘉能可首席執(zhí)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此前曾試圖促成雙方合并在該地區(qū)的業(yè)務,但最終遭到力拓拒絕。
對于為何選擇了兗煤澳洲,力拓集團英國總部人士解釋道,“這是一個競爭的過程,也引起了多方的興趣。最后和力拓簽約的是提出了最具吸引力整體方案的一方,包括價值、各項條款、以及他們對該資產未來運營和業(yè)務的承諾?!薄?016年下半年,全球煤價大幅上漲,力拓方面曾一度表達出提價的意愿,但經過談判交易價格仍然維持最初商定的水平?!眱贾菝簶I(yè)董事會秘書靳慶彬對經濟觀察報透露道。
畢竟,兗煤澳洲的出價已然不低。根據澳大利亞麥格理銀行的數據,兗煤澳洲須為收購支付14%至22%的溢價。力拓方面也表示,“我們不便透露商務細節(jié),但是兗煤的報價方案對實現股東價值是非常好的表現?!?
另一方面,力拓為了扭轉虧損的尷尬,也急于出手非主營的煤炭資產。早一天脫手,就能早一天使報表變得靚麗起來。
根據力拓集團向經濟觀察報提供的數據,“在過去的三年中,力拓通過剝離多個動力煤資產將獲得45億美元的資金。”甚至2016年力拓以1澳元的價格出售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布萊爾阿瑟爾煤礦,煤礦對于力拓如“燙手山芋”,竟不值一杯咖啡的價格。
難怪力拓首席執(zhí)行官夏杰思(J-SJacques)在此次簽署并購協議后說道:“該交易為我們的股東實現了顯著的價值,符合集團重塑資產結構、有效利用資本的戰(zhàn)略。世界一流的資產、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和對現金流的高度重視,將確保我們?yōu)楣蓶|創(chuàng)造卓越的收益?!?
可是,20多億美元的對價,無論是哪種付款方式,兗煤澳洲都要擔負著籌集巨額資金的壓力。根據兗州煤業(yè)的公告,為支持兗煤澳洲此次并購,母公司兗州煤業(yè)將提供約10億美元。若按照后一種分期付款的方式,5億美元可在5年內付清。這意味著仍有9億美元急需籌集。
“與過去借貸并購不同的是,此次兗州煤業(yè)計劃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權益融資,可大大降低融資成本。”兗州煤業(yè)董事會秘書靳慶彬透露道,兗煤澳洲實施配股后,若將兗州煤業(yè)持有的18億美元可轉債順勢轉為普通股,兗煤澳洲資產負債率可降至50%以下,就能恢復其在資本市場的獨立融資能力。同時,優(yōu)質資產的注入將使兗煤澳洲從根本上解決持續(xù)虧損難題。
事實上,兗煤澳洲就曾有過一次權益融資的成功嘗試。2016年兗礦“鳳凰項目”實現融資9.5億美元,為其后續(xù)動力補充明顯,而鳳凰項目的核心運作目標正是兗煤澳洲?!傍P凰項目”是兗煤澳洲公司將其旗下3個虧損比較嚴重的煤礦資產打包裝到一個全資殼公司(SPV)里面。在其所有權不發(fā)生任何變化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性地通過讓渡其經營權實施資產證券化,成功實現融資9.5億美元。
金聯創(chuàng)高級分析師弭澎琦認為,兗礦在“鳳凰項目”上的創(chuàng)舉使并非優(yōu)質的不動產置換成流動性資產,這也為其天價并購力拓煤礦資產化解資金難題提供了一個模板。
經過近兩年的國企改革,整個兗礦已連續(xù)兩年實現盈利。與此同時,兗礦接連投資了中泰證券、齊魯銀行、浙商銀行。李希勇曾透露,集團金融資產已達150億元,并初步形成了產融財團的基本框架。這些都為企業(yè)海外并購的融資輸血提供了可能。
再造一個兗礦
這是兗礦集團在澳大利亞的第六筆并購。隱藏在這背后的一個殘酷而無奈的現實是,兗礦在中國大本營的煤炭資源日趨枯竭。
今年山東兩會上,作為人大代表的李希勇訴說著這樣一個迫在眉睫的危機:當前,山東省煤炭剩余經濟可采儲量不到40億噸,未來5-10年內超過60%的省內礦井將資源枯竭、關閉停產。
兗礦在國內其他省份拿礦又屢屢受挫。兗礦一位內部人士坦言,與神華集團是央企、可動用更多政府資源在國內買礦不同,兗礦集團屬于山東省級國有企業(yè),到外省拿礦常常會遭遇當地政府的抵制,外省政府更傾向于將寶貴的資源交由當地企業(yè)。
與此同時,在中國去產能的大趨勢下,兗礦已有的部分國內礦井也不得不相繼關閉礦井,如去年兗礦就關停了年產100萬噸的北宿煤礦。而2016年中國原煤產量只有33.64億噸,同比降9.4%。
曾幾何時,作為中國最早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兗礦集團占據中國煤炭業(yè)龍頭老大地位十多年之久,1998年最輝煌時企業(yè)利潤占全行業(yè)利潤58%。受種種限制,兗礦集團卻被神華等國內多家煤企超越。
本部資源的枯竭、異地買礦的阻力以及全國去產能的大勢所趨,倒逼著兗礦集團不得不遠赴海外接連步子。
2004年12月,兗礦集團來到了全球煤炭最大的出口國——澳大利亞,先是出資3200萬澳元并購澳思達煤礦,搭建起海外業(yè)務的新平臺;5年后,又出資33億澳元并購了菲利克斯公司,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煤炭企業(yè);2011年,再下兩城,接連并購了新泰克煤礦、普力馬煤礦;2012年6月,兗州煤業(yè)以“現金+股權置換”資本運作方式,實現兗煤澳洲公司與格羅斯特煤炭公司合并上市,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
“如果并購力拓煤炭資產完成,兗煤澳洲將成為澳洲最大的煤炭生產商,在澳洲的煤炭儲量、產量大幅度提升,幾乎可與中國本土相當?!眱贾菝簶I(yè)董事會秘書靳慶彬指出,在十多年間,兗礦在全球煤炭最大的出口國通過一系列的海外并購再造了一個新的兗礦。
2016年8月,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訪問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秘魯三國,密集拜會當地政府機構,考察投資環(huán)境。他明確要求把拉美市場建設成兗礦海外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新區(qū)。
爭奪定價權
煤炭是典型的規(guī)模經濟。隨著在澳大利亞并購越來越多,作為當地最大的煤炭商,兗礦澳洲所能發(fā)揮的資源協同效應也將進一步放大。
兗州煤業(yè)董事會秘書靳慶彬認為,從煤炭品種上看,聯合煤炭公司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頂級動力煤和半軟焦煤(用于冶金)生產商之一,而兗礦澳洲則以動力煤為主(用于火力發(fā)電)。從品質上看,雙方可通過配煤方式進一步提高煤炭品質,增強創(chuàng)效能力。
在企業(yè)運營上,發(fā)揮兩方管理、人員以及采購的協同效應,通過推行集中采購,節(jié)約運營成本。同時,雙方各自投資了港口、鐵路資產,并購融合將使得兗煤澳洲未來能夠提升運力資源配置的靈活性,通過合理安排運輸流向、配額,減輕照付不議的負擔。
不過,讓李希勇最為看重的是,此次并購后兗煤澳洲將成為全球煤炭最大出口國——澳大利亞的最大煤炭運營商。由此,“兗煤澳洲將成為對日本、韓國出口的重要澳洲煤炭公司,有望參與甚至主導日澳動力煤談判,提升中資煤炭企業(yè)在亞太地區(qū)海運煤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在亞太地區(qū),一年一度的大宗商品價格談判,最為出名的就是煤炭和鐵礦石。多年來,煤炭價格形成了年度定價的慣例??墒?,亞太地區(qū)煤炭長協談判主要由日本的大用戶企業(yè)參與,和最大的貨源方——澳大利亞的相關企業(yè)進行。中國雖然貿易量、用量最大,卻只能根據日澳談判的結果參照執(zhí)行。“煤炭與鐵礦石一樣,國際定價權一是看貿易量,一是看資源量。雖然中國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煤炭交易市場,但資源掌握在別人手中,加之沒有抱團參與意識,中國企業(yè)在國際煤炭交易中一直缺乏話語權和定價權?!苯鹇搫?chuàng)高級分析師弭澎琦如是說道。
從2008年開始,中國從煤炭凈出口國變?yōu)閮暨M口國,并在2011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煤炭進口國,2013年達到峰值進口量高達3.2708億噸。缺乏定價權也讓中國企業(yè)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
目前,世界貿易煤炭當中有三分之二進入亞洲,其中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占到全球進口量的一半以上。這其中,澳大利亞是中日韓最大的動力煤供應國,2015年澳洲煤供應量約占日本動力煤進口總量的70%以上。盡管力拓總部人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不愿透露具體數字,但卻表示,“日本和韓國是力拓聯合煤炭公司的主要市場之一。”
弭澎琦認為,當資源量與貿易量都握在中國企業(yè)手中時,此中分量就足以影響亞太地區(qū)煤炭價格的談判格局,在與日本爭奪定價話語權的競爭中起到重要作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