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4月25日開始,淄博市臨淄區集中開展化工企業“打非治違”專項整治,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安全環保、節能減排等措施倒逼不達標企業關停并轉,力爭將665家化工企業優化整合到200家左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這次化工企業“大洗牌”,是從2007年以來,繼環境綜合整治、化工行業綜合整治等活動之后的又一次“大手術”。經過數次整治,目前存量企業只有當初的20%。
按照分類施治的原則,整治活動重點從立項、土地、規劃、環評、安全、消防、建設、工商、稅務等方面進行,“主動關閉退出一批、部門執法取締一批、規范改造提升一批”,從速消除一批安全環保隱患,有效解決產業布局散亂現象。
對非法設立、不符合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達不到安全環評節能條件、不能依法足額繳納稅款、非法經營的企業,依法予以關閉取締,拆除非法生產儲存裝置,注銷相關證照,并向社會公告。
對列入具備規范提升條件名單的企業,限期進行規范提升。達到“六個百分百”條件后,與所在鎮街道簽訂承諾書,納入規范企業管理。限期完不成規范提升的,依法關停拆除。
今年4月25日到年底,集中整治一般化工儲存企業,目前,臨淄區共有化工儲存企業245家,按照整治標準大約需取締170多家,占現有儲存企業的70%以上,保留的企業全部規范提升。
臨淄制定了有關配套政策,企業主動申請實施關閉拆除,關閉、清理、拆除、注銷證照等工作全部完成并驗收后,每完成1000立方米儲罐,區財政獎勵鎮街道2萬元。強制清理拆除每完成1000立方米儲罐,區財政獎勵鎮街道1.5萬元。
為推動儲存企業集聚發展,臨淄區在齊魯化工區規劃一定區域,通過集中建設或租賃經營等方式,逐步實現儲存企業向園區集聚發展。對規模大、守法經營、能夠足額繳納稅款、規范管理的企業,優先納入園區發展。
對轉型升級的企業則給予扶持政策。非法化工企業轉產國家鼓勵類非化工項目的,建成投產后按企業對區級實際財力貢獻為標準,前2年按100%,后3年按50%給予扶持。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