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對《舟山新區發展規劃》的解讀是,新加坡港只是一個在20世紀60-80年代發展起來的“現代港”,現在世界經濟需要一個“后現代港”。
“榮盛控股、桐昆集團兩個民營企業和浙江地方國企巨化集團母公司將在舟山建大煉化項目,一期是1500萬噸/年煉油項目,并配套化工裝置。預計2018年底前投產?!?月4日,舟山發改委能源處處長胡信章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官方公告證實了上述說法。2015年6月浙江省商務廳發布公告稱,規劃中的民營綠色石化產業基地,一期煉油能力為1500萬噸,年產PX750萬噸,二期為2500萬噸,年產PX1250萬噸。
“在大陸,石化產業不受待見,因此這些企業計劃在舟山大魚山島建立自己的樂園——那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無人島,一期項目投資就達到500億元?!敝凵疆數卣賳T坦言。
他透露,這個項目被浙江省政府稱為“浙江一號”工程,省主要領導擔任項目籌建組長,不但無償給項目提供“六通一平”等優惠政策,而且海上的填平也是由政府來做,“整個項目對政府、銀行和企業來說,都不能有任何差池?!?
當地政府如此重視,源于一個更大的雄心,要將包括石化基地在內的舟山建成超越新加坡的自貿港區。
舟山項目
舟山大煉化項目由榮盛控股集團牽頭,與浙江巨化集團公司、浙江桐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舟山海洋綜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在舟山漁山島共同投資建設。是浙江省“十三五”重點項目,總規模為4000萬噸/年煉油能力(含1040萬噸/年芳烴),280萬噸/年乙烯。項目將分兩期進行,一期計劃于2018年底竣工投產,二期預計在2020年底竣工投產。
2015年6月,上述4家公司共同成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開系統顯示,浙江石油化工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其中榮盛控股占比51%,巨化集團和桐昆集團各投資2億元占比20%,舟山海洋綜開投資9000萬元占比9%。
榮盛控股前身為榮盛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89年,2015年總資產600億元,是國內較早涉足聚酯直接紡項目的企業之一,在寧波、大連和海南等地都有石化企業。其中通過大連逸盛控制當地年產120萬噸PTA工程項目,占比70%左右的股份,也是大連市近年來投資最大的內資項目之一。
但是,因為沒有上游煉油產能,榮盛控股對進一步擴大PTA等下游化工產能信心不足。
2014年11月,榮盛控股公開提出建設舟山大煉化項目后,獲得鼎力支持,當地政府到國家相關部委一路綠燈予以放行。
浙江雄心
浙江省各級政府之所以大力支持,一個原因便是目前浙江投資形勢低迷,急需龍頭企業帶動全省經濟恢復信心——由浙江省商務廳與英國《金融時報》聯合推出的《2016中國浙江投資報告》稱,目前投資信心趨于謹慎。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處于產業調整周期內,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面臨新的壓力。報告稱:“通過調研和采訪,研究團隊發現2016年企業對于宏觀環境比2015年更加謹慎,反映在投資信心指數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投資者,信心指數都有所下降?!?
無疑,舟山大煉化項目對整個浙江經濟有巨大推動作用,政府顯然不能有任何差池。
而在這之外,浙江上下對舟山還有更高期待。
今年3月,舟山開始籌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根據方案,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將納入舟山自貿區范圍,該基地規劃面積約41平方公里。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設立中國(浙江舟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議》,建議認為,舟山自由貿易試驗區未來或形成石油儲備、加工、交易、補給、配套服務“五位一體”功能布局,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儲運基地、國際綠色石化基地、國際油品交易中心、東北亞保稅燃油供應市場和國際海事服務基地,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
周國輝呼吁加快推進油品等儲運中轉自由化,放開石油投資市場準入,設立舟山國際油品交易所,探索開展油品期貨交易,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批復要求以寧波—舟山港為依托,“打造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綜合樞紐港、航運服務基地和國家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創建我國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示范區?!?
在浙江看來,舟山位于環太平洋國際運輸主航道上,1000海里的輻射圈之內有香港、新加坡、釜山等環太平洋大港。而且舟山過去基礎雄厚,是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也是亞洲最大的油品儲備和中轉基地,現在油品是舟山外貿主要產品,約占舟山市外貿出口總額1/4,進口總額的2/3。
今年3月,當地舟山日報一篇對《舟山新區發展規劃》的解讀文章將舟山的雄心披露無遺。文章說:“舟山自貿港區一定是一個面向21世紀海洋態勢的自貿港區?,F在,全球自貿港區最發達的是新加坡港。但新加坡港只是一個在20世紀60-80年代發展起來的”現代港“。現在世界經濟需要的是一個"后現代港"。”
石油巨頭擔憂
為了獲得各方面支持,榮盛控股甚至希望中石化也參股其中。
對此,中石化總部十分謹慎,表示:“可以先談談看。”鎮海煉化則明確表示反對。
中石化的擔憂一方面在于目前產能已經過剩。
根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數據,目前中國的煉油總產能達到7.1億噸。中石油生產經營管理部總經理蘇俊表示,2015年中國原油加工量為5.21億噸,平均加工負荷僅為75%,遠低于全球煉油開工率,目前中國煉油能力已過剩1億噸/年,呈現嚴重過剩態勢。
今年以來中石化和中石油已開始減產——目前中石油的平均開工率是80%,低于90%的正常水平。
兩大石油公司擔心,一旦舟山大煉化投產,中國成品油市場、特別是華東市場可能將面臨產能更加過剩的局面,這也是鎮海煉化明確反對的原因之一。
但榮盛控股認為,煉化裝備不僅能生產成品油,還產出PTA等化工品原料,而這是榮盛產業鏈急需的。據介紹,PTA廣泛用于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筑等各個方面,其中用于紡織等的滌綸占化纖的78%,而滌綸用量占PTA總量的75%。
“PTA原料的源頭是原油,而榮盛化學卻沒有煉化裝置,只能向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央企購買PTA原料。”那位舟山政府官員坦言道;“因此進一步擴大PTA等下游化工產能,榮盛等首先要進軍上游的煉化產業?!?
其實,舟山大煉化項目的想法最初就是2006年前后由鎮海煉化首先提出——當時計劃在其原有2300萬噸/年煉油裝置基礎上,新建1500萬噸/年煉油裝置和120萬噸/年乙烯裝置,以便鎮海煉化有更加完整的產業鏈。其中乙烯和下游產品PX、PTA等正是榮盛化學的原料。
然而擴產方案受到浙江,特別是寧波居民強烈反對,最后鎮海煉化領導不得不將這個計劃擱置。
此次,雖然舟山大煉化的工程落址在舟山群島西北的無人島大魚山島,但是鎮海煉化始終沒有忘記當年的事情,所以反對參股這個項目。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