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位山東涂料企業人士向中國化工報記者反映,當地涂料市場的低價惡性競爭近來愈演愈烈,大家熱切期盼管理部門出手,結束這種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
山東是油性涂料的生產大省,這得益于化工大省厚實的資源條件,也依托著當地巨大的消費市場。在這種條件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山東各地誕生了大大小小1000多家油漆廠。由于當地產的涂料基本屬于同檔次產品,其市場競爭一直比較激烈,尤其是最近幾年,市場競爭已近白熱化態勢。
日前,山東奔騰漆業一位高管向中國化工報記者反映,自己企業率先退城進園,不僅全新的生產設備投入大,在環保安全、危險品物流運輸等方面的成本投入也均大大超過同規模的涂料企業,在山東省內可以說已經成為首家生產規范、環保安全達標的涂料企業。但其他沒有退城進園的涂料企業反而憑借低成本,在當前生產涂料的鈦白粉等原材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趁機低價搶占市場。遵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劣幣驅逐良幣,這個問題應該引起管理部門高度重視。
另據記者了解,山東涂料企業幾乎清一色是油性涂料企業,油性涂料眾多化工原材料尤其是200#溶劑油在裝卸、儲存、生產使用中一旦出現紕漏,很容易釀成安全事故。但據一些山東涂料業內人士透露,不僅全省絕大多數涂料企業沒有退城進園,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甚至到現在也沒有通過環評,有的竟然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更不用說擁有專業的危險品物流車輛了,其原料和產品運輸依然在使用社會車輛進行,無疑為安全生產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出于統一行業管理、協調企業行為的初衷,山東省內100多家涂料企業于2011年成立了山東省涂料行業協會。但業內人士反映,近年來協會對行業協調管理的職能沒有發揮出來,對省內涂料企業的影響力、向心力愈弱,協會其實已經名存實亡。業界熱切期盼重建自己的“組織”,切實協調和解決好行業企業利益攸關的現實問題,尤其是當前最為棘手的低價惡性競爭問題。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