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將聯合中國保監會、財政部兩部委一起開展重點新材料保險補償試點工作。同日工信部還印發了《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7年版)》,用以明確試點對象和范圍,《目錄》列入129種重點新材料,其中化工新材料50余種。
“研發和應用嚴重脫節一直困擾著國內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保險補償機制通過運用市場化手段,對新材料應用示范的風險控制和分擔作出制度性安排,這有助于破解新材料的應用瓶頸,讓更多國內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高端化工新材料早日進入市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科技裝備部主任胡遷林表示。
《通知》指出,首批次新材料是指用戶在首年度內購買使用《目錄》內的同品種、同技術規格參數的新材料產品。生產首批次新材料的企業是保險補償政策的支持對象,使用首批次新材料的企業則是保險的受益方。承保的質量風險主要保障因新材料質量缺陷造成的合同用戶企業更換或退貨風險。承保的責任風險主要保障因新材料質量缺陷造成合同用戶企業財產損失或發生人身傷亡風險。
《通知》還提出,責任限額將根據采購合同金額以及產品可能造成的責任損失額來綜合確定。原則上政府補貼的責任限額不超過合同金額的5倍且最高不超過5億元,投保費率最高不超過3%。新材料生產企業自主決定是否投保,符合條件的投保企業可申請中央財政保費補貼資金,補貼額度為投保年度保費的80%。
記者隨后對《目錄》進行了梳理。《目錄》將重點新材料分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類,共包括129種新材料。特種橡膠、工程塑料、膜材料、電子化學品等領域的29種化工新材料被列入先進基礎材料類,高性能纖維及復材、稀土功能材料和新型能源材料領域的18種化工新材料列入關鍵戰略材料類,被列入前沿新材料的只有6種,其中5種都與當前炙手可熱的石墨烯相關。
“《目錄》列入的化工新材料也是我們行業當前重點發展的產品,他們有三個共同點:在國內尚屬短板材料、市場需求量大、主要依靠國外進口。但其實這些材料并非國內不能生產,就當前來說,其中的一些材料如聚醚醚酮、聚芳醚腈、碳纖維,國內許多企業都已研發出自主技術并實現規模化生產,但由于缺乏實際應用的考核驗證,目前正處在一個讓用戶怎么接受和怎么敢用的階段。在這個當口出臺保險補償機制,應該說是非常及時的。”胡遷林說。
據悉,此次參加試點的保險公司包括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產險三家公司,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應于每季度首月15日前向保監會發展改革部報送上一季度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承保項目、保費收入、保險金額、賠款支出等相關信息。
鏈接:列入目錄的化工新材料
特種橡膠:高氟含量氟橡膠材料、氫化丁腈橡膠
工程塑料:聚醚醚酮、聚芳硫醚類(低氯級)、聚酰亞胺及薄膜、高流動性尼龍、芳綸纖維材料制品、環保型阻燃工程塑料、導熱尼龍、軸承用工程塑料、汽車用尼龍復材、芳綸Ⅲ長纖維
膜材料:雙極膜電滲析膜、高性能鋰電池隔膜、高壓反滲透復合膜材料、高選擇性納濾膜材料
電子化工新材料:環保水系剝離液、超高純化學試劑、CMP拋光材料、光刻膠及配套試劑、特種氣體、大尺寸LCD顯示用光刻膠、電子膠有機硅材料、
高性能纖維及復材:高性能碳纖維、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汽車用碳纖維復材、碳化硅纖維預制體、耐高溫連續碳化硅纖維
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稀土發光材料、高性能釹鐵硼永磁體、新型鈰磁體、工業煙氣稀土基及SCR稀土無釩脫硝催化劑、超高純稀土材料、高性能鈰鋯儲氧材料、稀土化合物
新型能源材料: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硅碳負極材料、燃料電池膜電極、燃料電池用金屬雙極板、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材料
石墨烯材料: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石墨烯導電發熱纖維、石墨烯導靜電輪胎、石墨烯增強銀基電接觸功能材料
其他化工新材料:生物基增塑、自拋光防污涂料、油井套管、碳化硅陶瓷膜過濾材料、氮化鋁陶瓷粉體、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材料、礦物無機凝、高純石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