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17全國化工物流行業年會在海口召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物流行業今后將以智能化為抓手,實現行業的整體提升。
“物流是企業降成本的重要領域。”蔡進說。我國化工行業物流成本較發達國家高,目前物流費用率為11%,高于工業行業8.6%的平均水平,與日本化工企業5.5%的物流費用率相比,降本空間還很大。“因此,危化品物流行業需要通過物流模式和技術的創新,降本增效。”蔡進說。
“對于危化品物流來說,安全最重要。當前77%的危化品事故發生在運輸階段,8%發生在裝卸階段,這需要先進的智能技術使危化品物流更安全可控。”中物聯危化品物流分會會長張國明表示,發展和建立現代化的物流供應鏈體系勢在必行,智能化正是提升危化品物流水平的抓手。
中物聯危化品物流分會秘書長劉宇航表示,當前危化品物流行業存在規模企業少、合規倉庫少、專業人才少等問題,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大力推進第三方物流,發展為前三方物流提供規劃、咨詢、信息系統、供應鏈管理等內容活動的第四方物流,是我們目前正在行業內推動的工作,而智能化正是第四方物流重要的一環。”劉宇航說。
劉宇航介紹,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在危化品物流全程,實現需求供給的全聯網,智能規劃合理的運輸路徑,將大大提高危化品物流的效率,減少空車率,從而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行業運行水平。
張國明對此表示認同。“比如江蘇一家擁有70多臺危貨運輸車的化工企業,以前大部分車輛經常停在廠區,但與此同時,許多貨物又不能及時運出。經智能化改造后,該企業通過集中控制系統對每輛車實現了實時監控調運,現在停在廠區的車通常不到10輛,大部分車都在路上跑,企業也沒有再發生過壓貨的事情。”張國明說。
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關曉東表示,實時監控、裝卸計量等環節已基本實現智能化,如何實現規劃、裝卸、運輸、管理的全產業鏈智能化是物流行業正在努力的方向。
“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分析等一些新的智能控制技術,能大幅提高危貨運輸的安全水平,比如對輪胎壓力等的分析,可以減少貨車側翻事故。當前正是智能技術大發展的時期,危化品物流行業可借助科技力量,走進智能運輸新時代。”智慧物聯網技術公司G7總裁馬喆人對智能運輸寄予厚望。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