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然氣保供三大主力之一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腰斬了內部近一半工業天然氣實際需求,以滿足日趨緊張的天然氣需求。
12月28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發布了最新的保供措施。中石化決定壓減內部工業用氣需求600萬方/日,以保障民用用氣需求,預計可滿足約1200萬戶家庭的每日用氣需求。
這比中石化的實際需求減少了近一半左右。壓減的600萬方/日工業天然氣中,約有近1/3來自于同一家公司——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川維化工)。
川維化工成立于1980年6月12日,注冊資本約7.3億元,是中石化旗下唯一一家以天然氣為主要生產原料的化工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天然氣原料化工企業。
自12月21日起,川維化工的天然氣使用量已降至180萬方/日,與其滿負荷時的440萬方/日的天然氣使用量相比,下降了近六成。
除川維化工外,中石化旗下的揚子石化和金陵石化也分別減少了90萬方/日和20萬方/日。其中揚子石化采取大量采用液化氣彌補天然氣缺口的措施,液化氣的使用量增加了600噸/日,金陵石化也每天增加200噸液化氣自用量。
此外,中石化還在大力增加LNG的產量。將重慶一座日產100萬方的LNG工廠開工期,從10月底結束推遲至供暖期結束以及加快天津LNG接收站投產等,使得進口LNG在一季度可再增加5船,約為4.5億方。
此前中石化計劃今冬明春供應天然氣15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1%。12月10日,中國石化首座儲氣庫發揮應急調峰作用,開井采氣,目前日采氣150萬立方米,預計今冬明春的采氣量可達1.8億立方米,增加天然氣產量。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也在壓減石油系統工業用氣,有序壓減直供工業用戶。12月1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緊急啟動應急預案,但還未公布具體壓減數字。
以往主要保供南方地區的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投入了“南氣北運”的保供行列當中。12月9日,中海油的第一車LNG(液化天然氣)運抵華北地區,參與“南氣北運”的槽車超過100輛,“南氣北運”的密集程度將達到每天17車。截至11月底,天津LNG已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累計輸送液化天然氣近337萬噸。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