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然氣水合物戰略研究啟動會在北京中國海油大廈舉行。宏華集團總裁張弭及四川宏華海洋技術中心主任高杭受邀參會。
以中海油作為依托單位申報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獲得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并在會上舉行了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揭牌儀式和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創新聯盟揭牌及授牌儀式。中國海油集團作為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單位,正式授予宏華集團旗下四川宏華石油設備有限公司“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創新聯盟成員”。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由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結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因形似冰塊卻能燃燒而得名,是一種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的新型能源。可燃冰分布廣泛而且儲量巨大,目前世界已探測資源量約為2100萬億立方米(約90%儲存在深海區域),估算資源量大約相當于全球已探明煤、石油和天然氣總資源量的兩倍,科學家們認為其約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是21世紀最有潛力的接替能源。
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及利用是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領域,其安全高效開發已成為當前世界科技創新的前沿課題。科技部對中海油牽頭宏華等單位參研的2017年中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固態流化試采工作予以高度評價和祝賀,同時,對所有致力于海洋水合物開發研究的單位和專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早日攻克制約天然氣水合物安全經濟有效開發的科學技術難題,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商業性開采,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宏華于2012年便已積極布局海洋新能源開發,依托周守為院士工作站(國家級),主要研發方向為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藝流程與裝備研究以及深海礦藏開采與裝備研究。2012年,宏華與西南石油大學、中海油合作建設世界首個“海洋非成巖天然氣水合物固態流化開采實驗室”,并于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以宏華為主要參研單位、中海油研究總院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水合物試采技術和工藝》獲得國家批準和資金支持。目前,宏華水合物研發核心團隊7人,其中碩士學歷以上6人,副高職稱以上3人,逐漸建成和完善的研發體系。而宏華獲得課題研發任務——海洋水合物固態流化開采概念研究及試采挖掘機構原理機研制,預計在2018年實現海底試采挖掘機器人原理機研制與試驗。
此次獲得授牌,標志著宏華作為天然氣水合物前沿研究單位將承擔更多、更重要的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技術與裝備的研究,也意味著宏華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專注于天然氣水合物綠色固態流化開采裝備開發的企業。2018年,作為航天科工集團的一員,宏華將同兄弟單位對接創新技術、共享優質資源,保質保量地完成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創新商業化開采流程及相關重要裝備研發。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