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海洋局等七部門在京聯合召開“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綠盾2018”專項行動)部署視頻會。
2017年7月至12月,原環境保護部等七部門組織開展“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是我國建立自然保護區以來,檢查范圍最廣、查處問題最多、整改力度最大、追責問責最嚴的一次專項行動。截至2017年底,共調查處理涉及44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問題線索2.08萬個,關停取締違法企業2460多家,強制拆除違法建筑設施590多萬平方米;追責問責1100多人,包括廳級干部60人,處級干部240人。完成問題整改超過1.31萬個,約占發現問題總數的63%,其余問題均已建立臺賬,正在督促整改中。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指出,“綠盾2018”專項行動是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臺后,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開展的一個重要專項行動。行動中碰到的問題會更加棘手難辦,觸及的利益會更加錯綜復雜,需要勇于擔當、扛起責任,敢于碰硬、真抓嚴管,發揚釘釘子精神,問題不徹底解決絕不放手,推動“綠盾2018”專項行動取得更大成效。
據悉,“綠盾2018”專項行動對46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84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全面排查,全面摸清底數,建立問題臺賬,實行建檔立卡、拉條掛賬,精準解決突出問題,推動地方各級自然保護區提升管理水平。
“綠盾2018”行動的首要任務,是對“綠盾2017”專項行動發現的老問題整改“回頭看”,重點檢查問題的整改進展、整改效果、銷號情況和追責問責情況,按照突出重點、先易后難的原則,確保尚未完成整改或整改效果不佳的重點問題整改落實到位。要對問題突出的保護區進行重點檢查和巡查,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或經整改后問題仍然突出的地方和部門,進行約談和督辦,咬住老問題決不松口,直到問題徹底解決。同時,“減存量、控增量”是今年專項行動的關鍵點,堅決查處自然保護區新增違法違規問題。重點檢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勘界立標缺失和范圍和功能分區落地不準確、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資金保障等不完善的問題,要層層壓實地方各級政府對于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和保護的責任,推動在解決老問題的同時,盡可能不出現新的問題。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