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到2020年基本實現天然氣供應“鎮鎮通”、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60%以上的村莊達到綠色村莊標準。
《方案》提出,要推進城鎮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開展鎮村之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普查,根據小城鎮和周邊村莊空間布局、人口分布特點,以城鎮公共服務設施3至5公里服務半徑覆蓋范圍但基礎設施未連接到的村級單位為重點,加快建設道路、建筑、交通、供水、排水、電力、燃氣、供熱、公園、照明、環衛、通訊、廣電等基礎設施和各類產業園區等生產設施,配套建設醫療、教育、治安、文化、體育、商業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擴大鎮村實際連接范圍,促進更多村莊享受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方面,根據《方案》,我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以農村“七改”為重點,推動村鎮人居環境由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的“單項突破”,向污水處理、農村供暖、廁所改造、風貌塑造等“全面提升”轉變。
完善“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垃圾收運處理體系,抓好10個國家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縣工作,構建城鄉道路交通網絡,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提高供氣供暖覆蓋水平,到2020年基本實現天然氣供應“鎮鎮通”、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60%以上的村莊達到綠色村莊標準。啟動道路硬化“戶戶通”工程,明確建設標準和質量要求,把村內道路建好、管好、維護好。加快實現4G網絡農村全覆蓋。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
《方案》明確,激發農村資源資產要素活力。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穩妥有序、由點及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促進農村各類產權依法流轉。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整合集體土地等資源性資產和閑置農房等,發展民宿經濟、兼業經營,積極探索盤活農村資產資源的方式方法。加快推進市民農莊、田園綜合體等模式落地實施。支持各地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積極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推動農林牧漁等產品向旅游商品轉化。
同時,《方案》提出切實維護進城落戶農民權益。農業轉移人口整戶轉為城鎮居民的,憑借原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或由村(居)民委員會代行出具的集體成員身份確認證明和戶口遷出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整戶轉移備案證書,繼續保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及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權。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