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發布報告稱,與北美、歐洲的逆全球化發展不同,亞洲區域統一大市場呈加速形成之勢。在域內經濟走向一體化的同時,透過亞歐會議、中非合作論壇等跨區域合作渠道,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在不斷向域外拓展。
此外,《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8年度報告》指出,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呈現濃郁的中國引擎色彩,“一帶一路”紅利成為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拉動力。
報告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成為投資興業和開展貿易的沃土。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近18萬個就業崗位。沿線國家民眾的就業機會增加,收入得到進一步改善。”
另外,根據《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競爭力報告》,2017年,亞洲整體競爭力增強,主要經濟體排名上沒有太大調整,各經濟體競爭力強弱有固化傾向,但各個綜合得分之間的差距在縮減。
數據顯示,2017年綜合競爭力評估指數排名前五位的亞洲經濟體與前兩年相比均未改變,第一到第五名分別為新加坡、中國香港、韓國、中國臺灣、澳大利亞。本次報告對37個亞洲經濟體競爭力進行評價分析,中國排名第九位。
報告稱,在整體經濟活力方面,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處于亞洲領先地位。過去兩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仍維持中高速增長,對世界GDP總量的貢獻不斷提高。在商業行政效率方面,隨著中國政府實施新一輪全面改革開放,行政權力下放和審批制度改革,中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2017年,商業行政效率競爭力排名中國處在第23位,較上年上升了5位。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因交通網絡密度提升、互聯網寬帶提速等設施改善,排在第14位,較上年上升1位。
與之相比,同樣作為亞洲的“金磚國家”,具有強大的經濟活力的印度,在過去一年除整體經濟活力表現稍好之外,在其他各維度的得分均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排名處在37個經濟體中的靠后位置。其中,印度商業行政效率競爭力與2016年度一致,排在第34位。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