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煤價、低油價、中美貿易戰以及環保政策趨緊,當前煤化工發展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記者從11月21—22日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于陜西西安召開的煤炭深加工發展及清潔能源高端論壇上獲悉,與會專家認為這些因素影響有限,挑戰中也蘊藏許多機遇,煤化工前景仍然看好。
“近年來,油煤氣及煤化工產品比價關系變化較大,煤價大幅上漲,油價低位波動,產品價格有升有降總體下滑,再加上清潔生產、環保和安全標準要求日益提高,煤化工可謂兩頭受擠。”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韓紅梅說,部分地區要求煤化工企業廢氣超低排放、廢水“零排放”。為達到環保新要求,煤化工項目建設投資中的環保費用大幅提高。比如某煤化工項目廢水“零排放”投資占總投資的10%以上,每天的成本費用達2萬元/立方米,為一般污水處理的5倍,噸廢水處理成本超過30元。
關于中美貿易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副部長任海平認為,就化工行業整體而言影響較少。“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美國對華基礎化工原料的依賴性逐年增加,雖然部分產品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或出口下降,但將進一步促進行業供給側改革,加速落后產能出清,利好行業龍頭。”任海平說,本次中國對美國擬征稅化工清單中包括C3核心原材料丙烷,短期對國內需要進口C3的加工企業利空,勢必抬高原材料及烯烴價格,但利好國內煤制烯烴等煤化工企業。中國若提高關稅,將直接利好相關進口替代產品,包括乙二醇丁醚、鹵化丁基橡膠、二氯乙烷、PA66、聚碳酸酯、聚甲醛、丙烯腈等。
中國石化規劃院副總工程師劉延偉表示,低油價、高煤價或將成為常態,甚至一些地區用煤也得到限制,煤化工發展空間受到擠壓,對此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但現代煤化工依然競爭力較強。煤制烯烴、乙二醇、甲醇、冰醋酸、丙烯及其下游產品、聚碳酸酯、聚甲醛、TDI、MDI、己內酰胺、丙烯腈等產品盈利空間較大,是煤化工企業投資的方向。比如吉林某廠生產腈綸所需的丙烯腈,即使遠道從位于江蘇連云港的某甲醇制烯烴企業采購,仍有經濟效益。
韓紅梅認為,今年煤化工行情有所改善,與淘汰落后產能、治污降霾導致市場供求偏緊有很大關系。建議煤化工企業全面把握產業發展的市場、技術、政策及經營等關鍵要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也認為,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長期不會改變,煤化工雖然面臨嚴峻的環保形勢,但仍要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亟待通過技術改造實現轉型升級,延伸與煤化工相關的產業,如副產品為瓷磚、型材等提供燃料。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