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影響到原油期價的因素將首先是地緣政治因素。黎以沖突未來的變化仍不確定。消息顯示有可能轉變為地區性沖突,但也有可能在國際斡旋的調節下逐漸平靜。但總體而言短期內實現真正?;鸬目赡苄圆⒉淮?。
另外,在國際供需仍然偏緊的前提下,美元走勢、庫存的季節性下降周期、國際炒做基金以及大西洋颶風季節高發期等因素都將為油價形成支撐。從目前油價的技術走勢來看,上漲形態十分良好。
預計國際油價在8月份將會保持高位區間振蕩,并在情況惡化的時候(黎以沖突等地緣政治情況,或颶風襲擊等)伺機再創新高。滬燃油期價還將跟隨國際油價變動。10月合約后市也會受到利多預期的支撐,期價將跟隨國際原油在高位區間振蕩(3600元-3800元),蓄勢上沖。若繼續下行空間也不會太大,3530元附近支撐較強。
國際油價屢創新高
7月份國際油價沖高回落,期間多次刷新紀錄高點。雖然后期期價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總體保持在歷史最高區間振蕩整理。
從6月底開始,國際油價由于汽油需求強勁、原油與汽油庫存同時出現了下滑,再加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刺激而連續上揚。8月合約在5日當天觸及了每桶75.40美元的歷史新高。
隨著市場獲利平倉盤的打壓和同伊朗就核計劃展開的談判有望取得進展的刺激下,油價回調整理,10日最低觸及每桶72.90美元。之后伊朗回絕了西方提出的暫停濃縮鈾活動的要求,且EIA公布的最新庫存報告料顯示原油和汽油庫存減少,又令油價重拾升勢,并在7月14日一舉創下每桶78.40美元紀錄高位。
此后,原油期價在中東局勢忽好忽壞、美國庫存增加、尼日利亞因武裝沖突繼續減產、煉廠暫停生產和美國汽油需求依然強勁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維持了高位振蕩走勢。
需求依然強勁
據最新美國官方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全球石油需求預期為每日8540萬桶,較之前預估值減少10萬桶。但維持了2006年中國每日石油需求較去年增加50萬桶的增幅預估不變。但在油價高位不斷被刷新的同時,市場上的實際需求卻表現得依然強勁。盡管本月底汽油平均零售價上漲1.4美分至每加侖3美元,為歷史第二高,但汽油日需求量仍小幅上升至960萬桶。
而此時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等石油消費大國的統計數據顯示進口量仍有較大幅度的攀升。雖然有報告顯示目前的世界剩余產能正在改善之中,未來還有相當一部分可供利用,但似乎對近期的供需水平影響有限。雖然不斷升高的油價確實抑制了一部分需求,國際研究組織也調低了需求預期,但實際發生在市場上的情況卻截然相反,原油及其產品的剛性需求依然強勁。所以,可以說近期全球供需結構依然十分脆弱。
世界原油剩余產能
(資料來源:EIA 單位:百萬桶/日)
目前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已經連續17次升息,指標聯邦基金利率同時也升至5.25%。為自2001年4月以來最高利率水準。但近期市場對8月會議第18次升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預期下降,因為投資者認為經濟成長和通膨可能放緩。
在油價升至紀錄高點附近之后,消費不但沒有被明顯抑制,反而相當強勁。美國進入了夏季汽油消費高峰,在汽油價格升至第二紀錄高位后需求仍然走高。
再加上近期煉廠負荷較重,故障與事故不斷,需求強勁導致原油與汽油庫存進入了季節性下滑的周期之中。且大西洋的颶風季節仍對美灣地區石油生產設施形成威脅。雖然近期持續的大量進口補充了市場但總體來看庫存因素還是相對較為利多市場的。
基金看好原油后市
從圖中可以看出,基金的凈持倉方向和油價的走勢有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且其炒做力度將導致價格波動更為劇烈。據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CFTC)統計,近期基金參與原油期貨市場的規模仍較大。繼4月18日NYMEX原油期貨總持倉量自1986年首次超過100萬手以來,到7月18日,總持倉量仍有1086762手。
雖然當周投機基金凈多持倉下降了997手,但凈多持倉總量仍在56769手的較高水平,占總持倉量的5.2%。由于目前美國進入原油與汽油庫存季節性下降的周期之中,且后市地緣政治、天氣等等支撐市場的因素較多,相信炒做基金仍將以做多原油為主。
從目前油價的技術走勢看,上漲形態十分良好,期價從未跌破長期上漲趨勢線。以目前的價位來看,NYMEX 9月油價離長期趨勢支撐位每桶72美元還有一定距離,但下方空間已十分有限。結合目前基本面情況,應不會跌破此價位。由于當前期價已在歷史高位,且中東局勢仍存在變數,預計國際油價在8月份將會保持高位區間振蕩(72美元-76美元),并在情況惡化的時候(黎以沖突等地緣政治情況,或颶風襲擊等)伺機再創新高。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