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美元”的“全球最廉價汽車”,將不再由印度塔塔獨家制造。一方面,日本日產、法國雷諾和印度巴賈杰(Bajaj)汽車公司三方計劃在印度新建合資廠,生產售價同樣僅為2500美元的低價車;另一方面,來自菲亞特、克萊斯勒、通用、大眾等跨國汽車巨頭也紛紛表示要上馬低價小型車項目。
而原本在小型車制造方面有相對經驗的部分中國自主品牌,卻開始出現“放棄低端轉產中高級車型”的新苗頭。
不謀而合共推小車戰略
5月14日,日產、雷諾和印度巴賈杰三方宣布組建合資公司,共同在印度生產單價在2500美元左右的轎車,目標直指同樣價格的印度塔塔汽車公司生產的NANO廉價家用汽車。而基于印度本土低價車市場競爭的日趨加劇,塔塔汽車也于近日決定走出國門,在肯尼亞新建汽車制造廠,以進一步加快全球化進程。
小型車得勢的背后,是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揚導致“油老虎”的失寵。據美國汽車數據公司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美國汽車市場上大型SUV的銷量同比減少28%,小型車的銷量則上漲了32%。其中,福特福克斯(參數配置 圖庫)小型車銷量同比增長了44%。在法國,小排量、更環保的家用新車4月份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8%。而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匯總的調查結果也顯示,由于重視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一半以上的日本汽車消費者在考慮購置微型車。
“汽車消費者的興趣在轉變,我們也在作出相應的轉變。”通用北美汽車銷售負責人稱,通用計劃在未來推出的14款汽車中,有13款屬小型車或混型車。大眾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丁·文德恩也表示,將主要通過推廣小型車來達到2015年將大眾在美國的銷量由2008年的30萬輛提升至100萬輛的目標。
近日,菲亞特汽車首席執行官Sergio Marchionne在都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市場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一個“真正的低端品牌”,菲亞特將在未來一年內就是否“推出新的低端品牌”作出最終決定。據悉,正在尋找的低端車型品牌,將覆蓋包括類似Tata Nano車型一般的超低價小車以及價格會在6000美元左右的其他小型汽車。
不僅如此,為扭轉不斷下滑的銷售局面,一向擅長皮卡、SUV等大排量車型生產的克萊斯勒也在加速產品戰略轉變。克萊斯勒公司日前表示,會盡快將生產重點轉向小型車及中型車的制造。目前,克萊斯勒已與日產汽車公司簽約,將從2009年開始生產出口北美的一款小排量新車,該車將在2010年上市;且與中國奇瑞(參數配置 圖庫)簽訂了長期協議,共同開發小排量汽車,但這些汽車尚不具備出口北美和歐洲的條件。
小車競爭考驗中國車企
隨著美國、日本等成熟汽車市場的銷量逐漸下降,汽車制造商們正在將注意力尤其是低價車戰略轉向新興市場,這樣的趨勢給中國相關市場至少帶來了以下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紛紛打出“低價車”牌的跨國汽車公司,將對以低價車為主要產品的部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帶來沖擊。
盡管許多業內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都曾表示,印度塔塔生產的NANO小型車幾乎算不上汽車,充其量只是一個代步工具,對汽車業構成不了多大威脅,但就是這款“全球最廉價汽車”的誕生,客觀上加速了全球各大跨國汽車巨頭對小型廉價汽車市場的關注。籌備了多時的雷諾-日產等一些知名汽車制造商早已摩拳擦掌,并直接殺入印度市場。而一旦他們在相關研發和成本制造上取得成果,則很可能快速轉入中國市場,抑或在海外市場對陣同類的中國汽車。
另一方面,在美國、日本等成熟汽車市場銷量逐漸下降的背景下,對于注意力逐漸轉向新興市場的汽車制造商們而言,來自中國、印度、巴西和其他市場的投資吸引力也在生變。
而就在全球汽車巨頭紛紛上馬小型車項目的同時,記者注意到,以吉利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卻在紛紛上馬中高端車型項目。其中,吉利已正式宣布放棄低價車戰略,把產品陣線重心放在10萬元以上的車型上,甚至引進英國技術投產高檔出租車,號稱要造“小勞斯萊斯”。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賈新光認為,目前國內市場上,美日(參數配置 圖庫)豪情(參數配置 圖庫)、奇瑞0.8LQQ(參數配置 圖庫)、老奧拓(參數配置 圖庫)等定價在3萬多元的車型基本上陸續退出市場,國內主要的微型車生產企業正在實施轉型,長安汽車、昌河、哈飛等在逐步轉向轎車生產,國內市場0.8L~1.0L的微型車市場逐步空缺,這或許將給外來汽車品牌開發的低價小型車騰出更多的市場空間。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