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實行的稅收減免政策催熱了節能服務市場,許多化工企業受政策導向影響,紛紛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力度。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節能效果如何認定的難題。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機構來承擔認定責任,節能效果計量難就成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制約因素。這是記者近日參加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舉辦的合同能源管理暨節能服務產業培訓會,了解到的信息。
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高級顧問王樹茂介紹,我國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推進節能減排存在三大障礙。除了認識障礙和投融資障礙以外,最主要的是技術障礙,而技術障礙的核心并不是節能減排技術的匱乏,而是檢測能力建設,有了健全的檢測機構和先進的計量方法,就可以評價節能技術,評估企業能效和節能潛力,核查節能目標是否實現,節能服務公司與企業發生爭執時也就可以為仲裁機構提供依據。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經濟研究室王敬認為,節能計量工作是實現合同能源管理的基礎工程,沒有完善準確的計量器具配置和扎實有效的能源計量管理,就不可能為項目計算收益提供可靠數據。所以能否搞好節能計量是決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能否成功實施的一個重要條件。
合同能源管理是節能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能源審計、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行模式。其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業務方式。不能準確計量節能效果,也就無法順利達成合作。
“流量計量是節能量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流量檢測遠遠達不到實際的應用要求,是計量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周寧寧告訴記者,由于實驗室和項目現場的環境、溫度、直管段長度、流體介質等很多因素都大不相同,儀表的重復性和穩定性受到很大考驗,而且許多現場使用的流量計,有些是作為貿易結算用的計量器具。由于受到現場條件的限制,比如現場不允許長時間斷流,體積大,不易拆裝送檢等原因的影響,造成許多大口徑流量無法按照周期送檢,不能保證其量值的準確可靠,引起供需雙方的計算糾紛。這些屬于國家列入強檢目錄的計量器具,其準確性直接關系到供求雙方的經濟利益,所以需要迫切解決流量儀表的在線檢驗問題。
對于液體計量,周寧寧建議選用高性能的外夾便攜式超聲波流量計作為在線檢測標準表,使流體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連續流過標準表和被檢流量計,比較兩者的輸出流量值,從而確定被檢流量計的計量性能。建議新建大口徑管線在系統設計時配置標準測量管段以利于以后對大口徑流量計實現在線檢測。對原有的舊管線,可在被測管線上選取一段條件較好滿足超聲波流量計使用條件的測量點安裝標準表。使用經國家授權的計量站檢定的超聲波流量計作為標準表進行在線比對,從而確定被測流量計的計量準確性。
對于蒸汽計量,周寧寧表示,它的在線檢測有一定難度,尤其是蒸汽由于蒸汽系統溫度較高,飽和蒸汽又易變為汽、液兩相流,相比之下測量難度更大。目前蒸汽流量測量主要采用的還是標準節流裝置這一傳統的測量手段,但是常規的孔板流量計在蒸汽測量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尤其是測量范圍小,在熱負荷變化大的情況下計量誤差大大增加。
與會的許多節能公司負責人一致認為,先進科學的能源計量工作能夠為耗能企業提供有效的計量技術服務,既能找出節能降耗的切入點,又能為供需雙方提供準確的節能量。如果解決了節能計量難問題,就能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