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供應主要由OPEC和非OPEC兩部分構成。據OPEC最新修正的2008年世界石油供需平衡表顯示,截止到2008年1季度石油需求一直維持供需失衡狀態,從2季度開始供需結構發生逆轉,在2008年4季度時由于OPEC減產幅度加大,供需恢復基本平衡。此外,據OPEC最新預測,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為8380萬桶/日,較2008年減少160萬桶/日,其中非OPEC供應量基本維持不變(5052萬桶/日),供需缺口主要取決于OPEC的減產執行力度和供應節奏。
此外,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30年世界石油展望》報告顯示,從2000年至今,OPEC在世界石油供應結構中的地位已經增強,并將在今后逐漸成為石油供應的絕對主導方。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就石油資源儲量而言,OPEC存量要遠高于非OPEC地區,因此從長遠來看OPEC供應增量將超過后者;其次,從近幾十年油田損耗率來看,非OPEC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00—2007年油田損耗率已經突破14%;與之對應,OPEC油田損耗率一直保持低位平穩運行,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的高產期也僅為7%。綜合上述兩方面因素考慮,確實應該重視對OPEC產量政策的關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