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美國拉開第二輪量化寬松的序幕,中國央行用價格手段和行政手段積應對。歐債危機再次爆發,原油多頭獲利回吐,原油價格從90美元的高位開始下跌。短期來看,中國央行收縮流動性的舉動仍將繼續,加上歐債危機連綿不絕,原油短期內仍然承壓。
牽動資本市場的焦點之一在于再次爆發的歐債危機,打壓風險資產價格。筆者認為,愛爾蘭危機可能被高估了。愛爾蘭政府的債務負擔并非希臘那么高,而且屬于非經常性財政惡化,國庫仍有200億歐元現金作為流動資金,至少明年第二季度前并不“差錢”。在希臘問題的前車之鑒下,IMF和歐盟有望在近期內就愛爾蘭問題達成合作。不過,歐美之間就政治籌碼之間討價還價仍然在繼續當中。受到避險資金和美元基本面相對好轉的驅動,美元將震蕩走強,原油因此面臨不小壓力。
市場另外一個焦點是中國央行的政策,持續的緊縮政策繼續打壓資產價格。美聯儲再次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大量的流動性致使熱錢紛紛流入新興市場,推高資產泡沫。中國中央政府一方面利用價格手段,通過加息和上調準備金率來圈住熱錢,一方面利用傳統的行政手段來干預價格。央行顯然已將貨幣政策目標由保經濟增長轉變為控制通脹及資產泡沫重心上來。三家交易所同時發布暫停手續費優惠措施的通知,配合此前幾日多部委關于抑制物價的通知,可見政府對于物價上漲的憂心。從近期市場表現以及政府態度來看,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有可能首當其沖成為政策抑制對象。流動性緊縮導致經濟增速或將短暫放緩,影響油價上行空間。
從中期來看,原油基本面正在緩慢改善中。數據顯示,商業套期保值者較少,意味著很少有生產商在做空,且消費者仍在做多。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也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好轉中。周三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原油庫存小幅增加100萬桶,汽油庫存也出現增長,油庫存小幅降低,航空煤油降幅較大。數據整體顯示基本面正在緩慢改善之中,此前連續三個月汽油庫存降低,目前已重回去年水平,汽油價格有所抬升,煉廠開工率也隨之提高。在冬季取暖油消費旺季到來之際,原油有望重拾升勢。
結合技術面的分析,原油可能會試探78美元的強支撐;從中期來說,外圍流動性泛濫,加上原油基本面的逐步改善,后市原油仍然有一波升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