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9日,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50028.43億元,同比增長29.6%。其中,資源稅完成307.63億元,同比增長95.33億元,增幅達44.9%,資源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比重為0.6%。其中西部省份資源稅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
對于資源稅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財政部分析指出,一是能源和礦產品需求旺盛,開采量和銷售量持續增長。1~5月,我國原煤產量增長13.5%,原油產量增長5.1%,天然氣產量增長6.7%,原鹽產量增長28.1%,鐵礦石產量增長20.7%,10種有色金屬產量增長8.8%。二是政策調整因素。從2010年6月起,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地開展了資源稅改革試點,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實行從價計征改革,使得西部省份資源稅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
另據了解,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高耗能行業仍保持較快增速,一季度6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12.2%,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回升幅度明顯快于整體工業回升幅度。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不容樂觀。環保部對今年1~4月全國主要污染物減排情況的調研也顯示,“十二五”新納入總量控制的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兩項污染物的減排形勢不容樂觀。因此,7月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節能減排小組會議,明確了節能減排促進經濟發展轉型的6個方面,其中一條便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推進資源稅費和環境稅改革。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資源稅費和環境稅改革或將成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