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憑借豐富的磷礦資源、充足的電力供應、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在國際黃磷市場居主導地位的局面正在悄然改變。從2006年起,國際黃磷市場逐漸由之前的中國一家獨大發展為中國、越南、哈薩克斯坦三分天下。特別是越南,近年來黃磷產業迅速崛起,對中國的出口市場造成較大威脅。
其實,越南早就開始生產黃磷,但因為需要進口中國的焦炭和包裝桶,并依靠中國的電力供應,相對于中國而言并無成本優勢,長期以來在國際市場地位并不明顯。然而,自2006年中國取消了出口退稅、提高了出口關稅之后,中國黃磷出口價格大幅提升,越南的競爭優勢凸顯,逐漸占據了幾乎全部印度市場和一半日本市場。
越南目前的黃磷年產量約3.6萬噸,主要用于出口。與中國相比,越南黃磷出口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生產成本優勢。雖然中國供給越南的電力價格近兩年來也在漲價,但幅度并不大,2010年之前每千瓦時電價為4.5美分,合人民幣0.31元;2010年提高為5.1美分,合人民幣0.35元;2011年3月繼續提高到6美分,合人民幣0.39元。這一價格不分豐枯期,且比國內黃磷廠承擔的平均電價低25%,從而使越南的黃磷生產成本相比中國企業降低了15%。
二是出口稅收優勢。越南雖然對黃磷征收5%的出口關稅,但之后企業可得到5%的出口退稅。中國的黃磷出口關稅為20%,出口退稅為零,另外還需繳納出口環節增值稅。兩者相比,越南對出口黃磷征稅比中國低約25%。
與中國黃磷出口相比,越南唯一的不足之處在于其服務水平較差——隨意更改合同再加上經常不能按時交貨,這也是中國尚能保住近半數日本市場的重要原因。日本客戶非??粗毓┴浀姆€定性,只好在價格和穩定供貨之間進行平衡。印度客戶則更在意黃磷價格的高低,對于服務水平要求不高,因此他們全面接受了越南黃磷。但是越南在國際市場服務水平低也只是暫時的,隨著該國黃磷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其服務水平也將不斷提高。
雖然具有絕對的成本優勢,但由于產能不足,越南黃磷企業之前在國際市場采取了緊盯中國價格的定價策略,始終比中國的出口價格稍低,既搶占了市場,又賺取了高額利潤。這一策略也使中國黃磷企業尚能維持部分市場,尤其是日本市場。但是業內人士預計,到今年年底,越南的黃磷年產能將由之前的3.6萬噸增加至5.6萬噸,從而導致越南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使其出口價格脫離中國價格而大幅降低,中國黃磷出口前景更加不樂觀。面對中國和越南之間這種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黃磷出口可能面臨迅速萎縮,甚至徹底退出的嚴重局面。
今年以來,中國黃磷產業已將發展的目光越來越集中在降低生產成本、實施節能減排項目以及發展精細加工路線、拓展新的應用需求上。相信這才是中國黃磷產業發展的康莊大道。
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在黃磷國際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2000~2005年,中國黃磷產量占全球總量的80%,出口占到世界總交易量的2/3。但是隨著中國黃磷生產成本逐步增加,再加上取消了黃磷出口退稅而又提高了出口關稅,中國黃磷出口成本急劇增加,出口數量從2002年的16.5萬噸的最高值大幅減少至2006年的不足8萬噸。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后,2009年中國黃磷出口量進一步降至2.1萬噸,雖然2010年又回升至3.5萬噸,但中國黃磷出口獨占鰲頭的局面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