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訊:國家發改委昨日發布成品油價格上調方案。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成品油價格上調可在一定程度減輕原油價格上漲對煉油行業的沖擊,有利于該行業2006年業績提升。
銀河證券高級行業研究員李國洪認為,國際油價在每桶60美元附近徘徊,而我國由于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國內加工后銷售價格只相當于原油每桶43美元左右,這種局面使得中國煉油業全行業由2004年盈利208億元變為去年凈虧損近300億元。因此,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已經勢在必行,逐步理順原油和成品油價格關系將成為今年發改委的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國家將從3月底至9月份分期分批調價,到9月份要全面理順成品油價格體系,與國際成品油價接軌,將有利煉廠扭虧。
銀河證券另一研究員肖漢平認為,原油作為成品油生產的主要原料,在煉油行業成本中占80-90%,此次上調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油價上漲對煉油行業的成本沖擊,但由于調整幅度小于油價上漲幅度,成品油價格上調仍然不能完全抵消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
目前國內涉及煉油業的上市公司有中國石化、上海石化和石煉化。其中,中國石化是目前國內成品油產量最大的上市公司,公司2005年生產汽油2298萬噸、柴油5492萬噸、663萬噸。此次汽油和柴油提價相當于中國石化年增加銷售收入139.83億元。上海石化——中石化旗下煉化一體化上市公司,2005年公司加工原油949.3萬噸,生產汽油87.65萬噸,生產柴油319.94萬噸、生產航空煤油68.95萬噸,合計生產成品油476.5萬噸。按照目前調價水平,估計汽油和柴油提價增加公司銷售收入6.90億元。此外,石煉化經過2005年檢修改造后,公司具備加工500萬噸/年原油的成龍配套能力,成品油價格上調將增加公司銷售收入,提高盈利水平。
[page_break] 據李國洪測算,此次調價,汽油和柴油零售價格平均每升上漲了0.40元和0.30元,分別約折合552元/噸和410元/噸,將提升煉油企業今年的盈利能力。僅以此次調價計,中石化2006年和2007年每股收益將分別提升0.19元和0.26元;上海石化2006和2007年每股收益則將提升0.25和0.36元;石煉化今年將扭虧為盈。以上估值以零售價格測算,實際值應略低于這個幅度。
同時,按國務院決定,自調價之日起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征收特別收益金。對此,李國洪表示,由于中石油60%以上是石油開采,相比中石化而言,資源稅上調對中石油將是利空。不過,此次資源稅將采用從價征收,而不是從量征收,不同的價格將征收不同的稅率,相對測算比較復雜,對相關行業都有影響。
談到成品油價格上調對于相關下游上市公司的影響,肖漢平說,由于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及社會成品油零售企業可在上下8%的浮動幅度內自主制定具體零售價格,成品油價出廠價上調有利于煉油企業盈利能力提升,但由于批發和零售差價縮小,從事成品油零售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將受到不利影響。而對國內交通運輸行業來說,則將增加行業的運營成本,其中,公交行業、出租汽車行業、水運行業和航空運輸業成本將明顯增加。
但李國洪指出,由于財政部將下達有關稅收補貼政策,此次調價已經考慮了弱勢群體和交通行業的承受能力,因此對相關交通行業影響并不大,尤其是僅僅調高了汽油和柴油價格,對航空類上市公司也不構成直接影響。
上一頁 [1] [2]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