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膩膩、黑糊糊的“地溝油”,看著讓人惡心。中國城市餐飲業每年產生的“地溝油”和煎炸油已經超過500萬噸,這些廢棄植物油的一部分居然被一些中小餐館回收利用,再次出現在食客的盤子里,這讓奉行“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倒盡了胃口。不斷被揭露的“地溝油”流入餐桌的事件,不但讓老百姓外出就餐時憂心忡忡,也讓許多餐飲店背上黑鍋。
元月17日,在龍巖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活動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每個月也要到餐飲業發達的城市收購2000多噸的“地溝油”。不過,他們的目的是讓這些面目可憎的“地溝油”“改邪歸正”:經過他們的巧手處理之后,“地溝油”搖身一變成了可以讓汽車開動起來的高標準、無污染的清潔生物柴油。
把廢油變成柴油
年方35歲的葉活動,早年從做油漆生意起家,現在已經擁有5家化工醫藥企業。“我對油脂行業非常熟悉而且有市場嗅覺。”他自豪地說。
1999年,葉活動為尋找新的化工項目去歐洲考察,對德國上百家生物柴油加油站萌生了興趣。他曾經想過復制德國的生物柴油生產模式,但是在高昂的成本面前卻步了。因為德國和大多數歐盟國家都使用菜籽油作生物柴油的原料,價格比礦物柴油高出30%以上。
葉活動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開發生物能源只有找到低成本的原料,賣出低于普通柴油的售價,才能有好的開始。
上哪兒找低成本的原料?在油脂行業十幾年的經驗讓他看到了“地溝油”的價值。為此,他于2002年初投資創辦福建卓越新能源公司,并招兵買馬組織起一個科研團隊,開始變“地溝油”為生物柴油的研發,并于2002年6月完成小試和中試,同年8月通過了福建省經貿委的鑒定。隨后,年產2萬噸生物柴油生產線正式投產。
將“地溝油”轉成生物柴油,關鍵的技術環節所花費的時間不過6小時,而變成成品油,也僅僅需要一天時間。葉活動和他的科研團隊開發的“利用廢動植物油生產生物柴油的工藝”獲得了國家專利,并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火炬計劃。
比傳統柴油更環保
葉活動一邊欣賞著從生產線終端龍頭流向儲油池的清澈透明的油液,一邊用量杯接了一杯高高舉起:“這就是生物柴油,你能瞧得出這是‘地溝油’提煉出來的嗎?其實,它比普通柴油性能更好,更環保。”
生物柴油的概念是1895年由德國工程師魯道夫(Dr.Rudolf)提出的,是指利用各類動植物油脂為原料,與甲醇或乙醇等醇類物質經過交脂化反應改性,使其最終變成可供內燃機使用的一種燃料。20世紀70年代全球陷入能源危機以后,生物柴油成為了熱門課題。
葉活動告訴記者,用他們公司創新的工藝提煉出來的生物柴油,含硫量低,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比普通柴油減少約30%;含氧量高(可達11%),點火性能好,燃燒時排煙少,一氧化碳的排放與柴油相比減少約10%,可以減排50%的尾氣;生物柴油不含導致環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烴,廢氣對人體的損害低于柴油。檢測表明,與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減少90%的空氣毒性。
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卓越的生物柴油售價比普通柴油每噸還便宜數百元。”葉活動說。
其實,目前世界上不少國家及中國國內都有不少機構和企業在研究生物柴油的產業化生產。然而,成本問題始終是制約生物柴油走向產業化的最大“攔路虎”:德國和大多數歐盟國家使用菜籽油做原料,僅原料價格就達到4000元/噸,成品則要5000元/噸,而當時的普通柴油的售價一般低于3000元/噸。美國是僅次于歐盟的生物柴油生產基地,主要使用豆油為原料,售價一般為普通柴油的2倍。
卓越公司的創新技術解決了我國目前以廢動植物油生產生物柴油存在的流程長、成本高、殘留游離酸高因而難以實現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問題,為我國生物柴油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2005年,卓越新能源公司產銷兩旺,取得很好經濟效益。今年元月份,公司又新征用地10多畝,準備擴大生產線,使企業的加工能力提高1倍多,達到年產5萬噸生物柴油的規模。
重要的是,生物柴油的發明與應用,可以改變“地溝油”的流向,減少餐桌污染。省經貿委專家指出,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消耗植物油1200萬噸,直接產生下腳酸化油250萬噸,大中城市餐飲業的發展也產生“地溝油”達500萬噸。目前,這些垃圾油一般都作為廢物處理,還有一些經過地下作坊重新流入餐桌,直接造成污染。而如果全部轉換成生物柴油,就是數百億元的龐大商機,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呼喚加大扶持力度
“事實上,歐美國家的生物柴油產業是在政府免稅和補貼的環境下推廣的。”
作為國家科委聘請的“十一五”國家生物質能技術項目專家和“中國生物柴油國家標準”起草課題組的成員,葉活動說,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歐盟在2008年到2012年之間要減少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了推進生物燃料在汽車燃料市場上的應用,歐盟發布了兩項新指令,要求歐盟各國降低生物柴油稅率,并對生物柴油在歐洲汽車燃料中的銷售比例做出規定。
美國能源部門也通過政策法規,要求聯邦、州和公共部門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車輛使用替代燃油,而生物柴油已經成為替代燃料中增長最快的產品。
德國的推廣力度最大,實行完全免稅,生物柴油已經應用在奔馳、寶馬轎車上。德國現有8家生物柴油生產廠,年生產能力達到45萬噸,并在跨國高速公路設置加油站,規定主要交通干道只準銷售生物柴油。當前國際生物柴油標準就是按照德國的菜籽油生物柴油標準制定的。
然而,中國生物柴油產業化生產尚處于起步階段,促進環保經濟的政策法規也顯然滯后。因此,葉活動認為,要加快我國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除了要解決最關鍵的原料問題外,還必須在政策、技術等方面采取相應對策,加快制訂生物柴油產品標準,規范生物柴油推向市場程序等。根據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加快制訂扶持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的政策,如對列入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的項目給予稅收優惠,并對生物柴油能采取與乙醇汽油相當的扶持政策,將大大促進生物柴油在我國的發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