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際油價一年多來持續走高,讓石油輸出國賺了大把美元,但是這些大買家還是在為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努力。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官員現在就在竭力挽救它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以抵御另一個能源巨頭俄羅斯在中國市場的迅猛擴張勢頭。
根據《國際先驅論壇報》的報道,歐佩克主席兼科威特石油部長薩巴赫率領的一個代表團本周四啟動了OPEC與中國之間的對話,會談的主要內容包括一個投資超過80億美元的石油精煉項目,該項目將由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聯合在中國投資。
沙特此前也采用過在日本和韓國投資石化項目的方式,鞏固了它在當地的石油市場份額。
隨著中國經濟保持每年超過9%的高速度增長,世界油氣市場也變得相對緊張,國際油價自2001年以來已經翻了3倍。俄羅斯作為中國最大的非OPEC供應國,正在研究通過建設油氣管道向中國輸送西伯利亞原油的方案,而占據了世界40%原油產量的OPEC國家,也在以25年來最快的速度出產原油以供應市場需求。
美國華盛頓全球安全研究所的一位專家表示:“中國是房間里的大象、目前需求增長最快的能源消耗者,這一點使中國成為OPEC最重要的客戶之一。無論出于政治或是經濟的考慮,OPEC都應該加強與中國的關系。”
有機構預計,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市場,在2006年將有每天超過300萬桶的石油進口需求。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市場,屆時每天的原油進口則是1000萬桶。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中國每天要從沙特、伊朗和印尼進口大約80萬桶原油,這3個國家是中國的最大OPEC原油供應國,俄羅斯、安哥拉、阿曼和蘇丹則是中國最大的非OPEC原油供應國。
美國北俄亥俄大學的一位石油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和OPEC之間的關系還是很弱。他還建議,OPEC國家應該加大其在中國的投資,這樣也讓其每年賺到的大筆收入流動起來;同時,中國也應該允許OPEC成員更多地在中國投資中下游石油項目,“為此中國必須做出一些結構性的調整來吸引投資,比如放開所有石油產品的價格管制”。
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 i A ram co),2001年曾經同意對它在中國福建省的石化項目追加35億美元投資,該項目的合資方包括中石化公司、新加坡石油和埃克森—美孚。
而在今年12月12日,科威特石油部長薩巴赫透露,科威特已經和中國達成一致,計劃在廣州市附近投資修建一個石油精煉廠,預計日產量為20萬到40萬桶汽油。薩巴赫還稱該項目的投資將達到50億美元,工廠將全部用從科威特進口的原油進行生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