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存環境惡劣,目前正規民營批發油企除了“囤油”獲得一部分資金外,平時的收入只能來自于終端用戶賬期的收費。在珠三角,工廠之所以愿意從民營油企批發成品油,是因為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不允許賒購,必須交現金,而民營油企的操作比較靈活。然而,靠此一項維持企業的運作是杯水車薪。今年,民營批發油企的成品油配送業務普遍下降了1/3,日子更加難過。“在這個行業,合法經營根本活不下去。”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民營批發油企鋌而走險,走“黑道”的不在少數。有的油企把便宜的“非標油”當成“標準油”賣,有的甚至以水代油,更多的手法是柴油中滲入較輕的汽油。但這等于埋下了一個炸彈,柴油中混雜的汽油在夏天產生油氣,一旦工廠防火的安全措施有漏洞,極易發生事故。東莞的工廠多,是廣東民營批發油企最大的用油配送市場,它因用油而引發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而佛山也因陶瓷業用油較多成為劣油事故的高發區。由于配送劣質油的事故不斷發生,客戶不斷地流失,民營油企的生意一天比一天難做。不規范經營和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得目前新進入成品油批發的企業寥寥無幾,并且一批從石油業賺到第一桶金的老板開始轉向房地產等行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