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油再度上漲,航空公司叫苦不迭 資料圖
國內每噸航空燃油的零售價格再次上調。2日中航油發言人確認,每噸航空燃油價格又上調290元,至每噸5800元,上調幅度約為5%,該決定已于7月21日生效。
中航油內部管理人士表示,此舉主要是應對國際油價高漲而采取的措施,以改變目前中航油從國外進口航油的價格,低于在國內銷售價格的“倒掛”局面。
平衡航油采購成本
發改委石油價格處相關人士表示,發改委近期并沒有上漲航油的出廠價。
目前,我國航油零售價格由兩部分組成,即航油出廠價加上中航油集團分銷航油過程中產生的運輸、儲備等成本(也稱:經銷差價),中航油集團是我國國內占據壟斷地位的航空燃油分銷商。而發改委只能控制航油的出廠價。
很顯然,上漲的主要是中航油集團的經銷差價。現在,航油出廠價為5540元/噸,上漲290元之前的平均經銷差價為480元/噸。
中航油集團內部管理人士稱,此舉主要是希望平衡國內和國際航油采購成本。
該管理人士說,由于目前國內航油缺乏,中航油必須從國際進口航油;而現在國內銷售價格要低于進口的價格,出現“高買低賣”的倒掛情況,進口航油的成本太高。
我國今年上半年進口了247萬噸航空煤油,較上年同期激增95%。而目前,進口航油量大約占到全部航油供應量的40%。
據悉,在本次上調燃油價格之前,國內航空燃油的零售價格較中航油集團的進口價格每噸低出約1000元。
中信建投的航空分析師李磊認為,由于國際油價上漲過快,而國內油價上漲相對滯后,在發改委沒有上漲出廠價的情況下,中航油集團只能提高經銷差價。
航空公司“雪上加霜”
很顯然,此次漲價將對航空公司的業績造成顯著不利影響,增加各公司的經營成本,虧損額或進一步擴大。
李磊稱,目前,國內每年的航油銷售量約為8000萬噸/年,年增長10%,今年可達到9000萬噸。按8000萬噸/年計算,上漲290元/噸,航空公司每年的成本可能增長24億元。
今年,國家發改委先前于3月26日和5月24日分別將成品油出廠價上調了310元和510元。航油出廠價也隨之上調相同幅度。
據統計,上半年,國內航空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1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1%;成本費用73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9%;虧損2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虧19.9億元。
對此,李磊表示,油價上漲會給航空公司帶來壓力,不過,這已經是在市場預期之內。由于國際油價的上漲,國家發改委可能會在本月上調國內成品油出廠價,而航油出廠價也將再次上調。
李磊說:“目前還不知道上調的幅度有多大,也無法預測。”
另一方面,航油的上漲也將帶動燃油附加費上漲。民航總局副局長高宏峰此前表示,國內燃油附加費有望10月份普漲60%以上,里程800公里以下的50元、800公里以上100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