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航空公司因油價上漲而大幅虧損的同時,因“進口油賣國內價”的現象普遍,國內油料公司也抱怨不堪“貼補”。記者獲悉,7月21日、8月1日國家發改委以及國家民航總局分別發文,對國內油料公司增設“綜合采購成本”,初定每噸290元,這意味著賣給下游航空公司的油價也相應上漲。
據了解,此前國內油料公司賣給航空公司的航油銷售價格,由國產航油出廠價(即中石油、中石化的出廠價)加上油料公司收取的“航油進銷差價”兩部分構成。從7月21日起,這個價格公式發生了變化,新增加一項“綜合采購成本”。
從中航油華東油料公司了解到,“綜合采購成本”初定290元/噸,根據中石油、中石化國產油實際產量以及“補足缺口”的進口油量的不同,將在每季度調整。
據了解,由于國內中石油、中石化生產的航空用油不能滿足國內航空公司用量,所以中航油只能大量從國外采購進口油給國內航空公司加油,而采購進口油的價格目前又遠高于賣給國內航空公司的價格,所以油料公司“補貼”航空公司的現象比較普遍。
該人士舉例說,7月份虹橋機場用油4.5萬噸,沒有一滴國產油。8月份浦東機場計劃進口油用量高達21萬噸。目前進口油價格(包含運輸成本以及關稅價)約7000元/噸,比賣給上海地區航空公司5540元/噸的國內指導價,每噸要高出近1500元。按照虹橋機場7月份進口油用量4.5萬噸計算,油料公司的“補貼”約6750萬元。
新增“綜合采購成本”后,油料公司每噸航空燃油可以多進賬290元,這意味著航空公司成本進一步加大。據測算,目前上海地區,航油價格將超過5800元/噸。
一位航空公司營運負責人表示,按照民航總局的規定,凡是7月21日后采購,無論支付還是沒有支付的油費都到增收每噸290元的“綜合采購成本”,而且是各個機場執行同一標準。有消息稱,今年10月后,燃油附加費征收額度有可能提高。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