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與中電控股將激烈競爭香港LNG供應合約,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香港政府可能會選擇中石化或者中國海洋石油,而拒絕中電控股,因為中電控股的LNG將主要供應該公司電廠的發電需求,這些電廠只提供香港部分地區的電力。
綜合外電8月4日報道,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簡稱:中石化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以及香港的中電控股有限公司(CLP Holdings Ltd., 0002.HK, 簡稱:中電控股)將就一份香港液化天然氣(LNG)長期供應合約展開激烈競爭。
為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香港政府正努力推廣使用天然氣等清潔燃料來完成工業的能源供應及滿足發電需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消息人士表示,中石化集團正與香港政府以及當地電力公司展開談判,希望通過其在廣東珠海附近籌建中的LNG接收站,向香港提供天然氣。
香港有兩家電力公司,為中電控股和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HongKong Electric Holdings Ltd., 0006.HK, 簡稱:港燈集團)。而作為按照收入計算香港最大的電力公司,中電控股應該參與了談判。
與此同時,中電控股也計劃在8月就其計劃新建的LNG接收站向香港政府提交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強烈希望由該公司提供香港所需的天然氣。
中電控股計劃的接收站選址目標已經縮小到了兩個:一處位于新界龍鼓灘發電廠(Black Point Power Station)附近,還有一處候選地點是在大鴉洲。
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也加入了此次爭奪戰。該公司一名不愿具名的管理人士透露,他們也計劃在珠海建造一個LNG接收站,并正考慮就燃氣供應合約與香港政府接洽。
至于可能達成的供氣合約期限有多長,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按以往經驗,時間通常在10-20年左右。香港政府現在還沒有透露對LNG的長期需求,也未就談判設定時間表。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簡稱:國家發改委)擁有LNG接收站項目的批準權。
中石化已經在澳門市場上先聲奪人,其已獲得了價值近人民幣100億元(合12.5億美元)的LNG供氣合約,公司計劃通過其在珠海附近黃茅島上新建的接收站來滿足澳門市場的燃氣需求。該接收站一期工程的設計年供氣能力為200萬噸,預計在2010年完工,其后年供氣能力有可能會按需要逐步提高至500萬噸。
該業內消息人士表示,接收站的供氣能力將高于澳門市場需求,因此中石化正在尋找新客戶。
中國海洋石油管理人士表示,中國海洋石油計劃通過在珠海附近高欄島新建LNG接收站,向香港供應天然氣。7月底,中央政府已批準中國海洋石油對于該接收站進行可行性研究。中國海洋石油是中國海洋石油(中國)有限公司(CNOOC Ltd., CEO, 簡稱:中海石油)的母公司,后者是中國最大的海上石油開采商。
該管理人士表示,目前廣東省是他們的主攻目標,但如果香港市場存在需求,他們也會考慮進軍香港。
一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香港政府可能會選擇中石化或者中國海洋石油,而拒絕中電控股,因為中電控股的LNG將主要供應該公司電廠的發電需求,這些電廠只提供香港部分地區的電力。
該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中電控股的LNG計劃獲批,香港可能最終不得不間接地為中電控股LNG接收站提供援助。因為中電控股可能會提高電價,以補充建造接收站的資金;這意味著興建接收站的部分費用將間接的來自香港公眾。
在與中國中央政府與香港政府開展公關之外,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與中電控股還需要獲得穩定的LNG來源。3家公司都正在與全球LNG供應商進行談判,但哪家公司會最新敲定合約尚不得而知。
由于中國國內天然氣需求超出了供應能力,中國正尋求從海外獲取天然氣。
中電控股常務董事阮蘇少湄(Betty Yuen)本周初曾表示,中電控股已經與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中東地區以及馬來西亞的供應商開始了談判。她表示,如果香港政府07年年初批準中電控股的LNG接收站計劃,中電控股希望在07年簽訂一份供應合約。
中國海洋石油該管理人士表示,中國海洋石油正在與包括澳大利亞Woodside Petroleum Ltd. (WPL.AU)在內的幾家LNG供應商展開談判。他說,中國海洋石油與LNG供應商都難以預知未來數年全球LNG市場的走勢,因此近期不太可能達成協議。
消息人士稱,中石化正尋求從俄羅斯薩哈林島、伊朗、卡塔爾與澳大利亞獲取資源,這是中石化沿中國東部海岸線擴展LNG業務整體戰略的一部分。該消息人士沒有提供可能的時間表。
由于香港市場巨大,燃氣需求高,香港市場的燃氣供應合約就顯得非常具有商業意義。而且香港是一個發達經濟體,消費者也擁有充足的經濟能力,能夠負擔高企的LNG價格。
盡管無法確保獲得一份新LNG協議,但中國海洋石油是三者中唯一一家已經向香港供應燃氣的公司;而中石化與中電控股預計將提出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條件。
中國海洋石油目前通過海底管道,從海南崖城氣田向香港供應燃氣。但崖城氣田的儲量最早10年內就將耗盡。
中國海洋石油8月中下旬開始還將通過新建成的深圳大鵬接收站向香港供應燃氣,但每年只有63萬噸。盡管大鵬接收站已經制定了擴展計劃,但新產能預計將主要供應廣東省。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