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今年兩次成品油價格調整,成品油的價格違規案件大幅增長。
發改委4日總結上半年價格監督檢查工作時稱,2006年至今共查處價格違法案件3.6萬件,查出違法 所得12.27億元。其中教育、醫療價格違規數量依然占據前兩位,而成品油價格違規增長最快,比去年同期上升33.01%。
“成品油是價格違法熱點問題。”發改委一位負責人特別指出,在檢查過程中,成品油的價格違法行為主要表現為社會加油站購進成品油價格較高,甚至高于規定的零售價格,導致部分加油站擅自漲價;另有成品油批發企業將運雜費轉移給用戶承擔等。
中石油北京京開高速路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還有企事業單位司機將油賣給路邊加油站“倒黑油”,這種現象一直以來都存在。成品油漲價之后,“黑油”的利潤也在上漲。甚至還有正規加油站收取這種油,并有抬高價格的現象。再者,以次充好,部分加油站油的品質量較差,但是出售價格等于或高于國家規定價格。
此前,發改委在夏季農機油工作會議上也強調過,由于“三農”用油可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給農民,因此,農機用油要預防在出售鏈條中被參與販賣,這也是價格違規的一種形式。
對此,發改委表示,下半年將加大對成品油、交通運輸價格的市場巡查。積極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努力創造良好的價格誠信環境,進一步制止違法收費、擅自漲價、價格欺詐等行為的發生。
另據了解,此次公布的查處價格違法案件數量排名前五位的類型是:教育收費、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交通運輸價格、國家行政機關收費、成品油價格,分別為11387件、9582件、3225件、2120件、1229件。
而查處價格違法案件數量同比增幅較大的是:成品油價格、郵電價格、交通運輸價格、醫療服務價格,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33.01%、22.87%、13.36%、11.08%。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