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宣布,世界首套萬噸級DMTO(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業(yè)化裝置試驗獲得成功,這是中國能源替代戰(zhàn)略的重要突破口,對于減少中國石油進口、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目前300萬噸煤制甲醇烯烴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啟動,待國家核準后將在陜西榆林開工。
國家核準后陜西榆林開工
DMTO是以煤或天然氣替代石油作原料生產乙烯和丙烯的技術。這項成果是由陜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公司三方合作共同開發(fā)成功的。經國家級科技成果鑒定,認定該項目自主創(chuàng)新的工業(yè)化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據(jù)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國內外著名企業(yè)對該項技術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與合作三方聯(lián)系尋求技術轉讓,包括香港建滔集團和益業(yè)集團、美國陶氏化學、沙特沙貝克公司、英國BP公司等,還有神華集團、中煤集團、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山東魯能集團等內地大型能源企業(yè)。
DMTO技術獲中外名企青睞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張榕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陜西省代省長袁純清、副省長洪峰等領導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DMTO工業(yè)試驗項目技術成果”新聞發(fā)布會。
袁純清指出,DMTO技術是化工領域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DMTO試驗的成功,為煤化工產業(yè)發(fā)展開辟了新的廣闊空間,對于減少石油進口、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他透露,由正大能源化工集團、陜西煤化工集團、陜西投資集團和陜西新興煤化工科技公司合作進行的煤制甲醇烯烴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啟動,待國家核準后將在陜西榆林開工,一期投資50億元人民幣建設60萬噸示范裝置,該項目年加工能力將達300萬噸。
一期60萬噸裝置投資50億
陜西新興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炳表示,經過測算,DMTO工藝的經濟性優(yōu)于石腦油裂解制取烯烴,這項技術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和產業(yè)化前景。即便煤價漲到400元/噸,而國際石油價格降到35美元一桶的水平,運用這項技術生產烯烴仍有經濟效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fā)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