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中緬輸油管線還未有定論,有石油化工之夢的重慶,已經開始籌備“接油”了。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19日要求當地經委官員及相關部門今年著手策劃承接中俄、中緬輸油管線到重慶的項目準備,這一項目庫的總投資多達2000億元,這一數字是今年當地工業總投資的2倍。
“重慶的石油化工夢”
“市經委及化工處、規劃處今年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與重慶市發改委、化醫集團、專家資源及社會上的各類資源,研究中俄、中緬輸油管線到達重慶后的項目承接及配套項目庫的策劃。”黃奇帆當日在該市“2007年全市工業經濟、信息產業、中小企業工作會議”上說。
“反正把項目庫準備好總是對的,一旦國家有這個需求,我們抓住機遇,立刻就行動。”
黃奇帆稱,做石油化工是重慶人的一個夢想,當地經委官員在策劃當地的工業投資項目庫時,應具有全球眼光,通過準確判斷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來策劃重大工業項目。
“如果中俄石油管線開建,那么這條管線從西北過來,是走陜西經成都到廣西?還是走甘肅到西安,再經重慶到武漢?非常合理的路線可能應該是經重慶這條線路。”
黃奇帆認為其“非常合理”的一個理由是,重慶處于中國版圖的中間點,在這一地理位置上,原油、成品油或石油化工產品可以最短距離通達國內各省市。
但目前確定的中俄石油管線(泰納線支線)將從我國東北入境。
兩條管線“2000億項目庫”
當地并不只瞄上中俄石油管線。黃奇帆說,目前國家還計劃從印度洋進入國內的石油管線,這條管線經緬甸到云南,但他認為,只到云南并不能更好地為國家戰略安全服務,“戰略能源不能到云南就算到頭,總歸要往下排,往下排往這往那都可以走,合理的方向可能也就是重慶。”
黃奇帆稱國家要搞這兩條石油管線勢在必行,因此當地搞石油化工這件事情值得好好策劃。其策劃框架性思路是,第一個層面可以有“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100萬噸石油化工中下游產品”,這三項可以構成1000億元的總投資項目;第二個層面是在此基礎上再策劃一批總投資為1000億元的石油精細化工項目。
目前重慶市經委策劃的工業投資項目庫內的總投資為4700億元。2007年,重慶市在工業領域內的投資計劃是1000億元人民幣,當地試圖策劃的這一石油化工群項目是今年當地工業總投資的2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